近日,一则来自川西高原的震撼性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锂电行业激起千层浪——四川甘孜州雅江县成功探明锂辉石资源原矿高达2.2亿吨,氧化锂资源量达306万吨,伟晶岩型锂矿储量更是跃居全球榜首。这片被地质学家誉为“甲基卡稀有金属矿田核心”的神秘土地,正以惊人的锂矿储量,改写中国锂资源的战略版图,成为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盛屯集团等行业巨头激烈角逐的战略要地。
雅江,这座因雅砻江穿城而过而得名的县城,曾凭借“中国最小网红县城”和“松茸之乡”的美誉广为人知。如今,它凭借锂矿资源,以全新姿态惊艳亮相世界舞台。据2025年4月27日的发布会透露,雅江锂矿资源不仅厚度大,而且品位出众,平均氧化锂含量约1.39%,且集中分布在甲基卡矿田这一全球罕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如此庞大的储量规模,在全球已探明锂辉石资源中占比超过16%,足以支撑中国未来十年锂电原料需求的40%。
在开发进度上,宁德时代旗下的斯诺威、盛屯木绒两大锂矿已成功取得采矿权,天齐锂业的措拉矿区也全面复工,三大巨头在雅江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这一布局背后,是雅江独创的“县域采选+飞地精深加工”模式。在高原完成矿石初加工后,借助“飞地园区”,将高附加值环节引入成都、宜宾等锂电产业集群,既有效规避了生态脆弱区的大规模工业开发,又实现了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雅江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简单的采矿。按照规划,“十五五”期间,当地原矿年处理量将突破1000万吨,并同步建设锂矿初加工产业园,剑指“川西北锂电原料核心供给基地”。这一宏伟进程背后,隐藏着两条关键产业逻辑。
其一,“绿电+锂矿”的碳中和密码。雅江坐拥雅砻江流域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530万千瓦已并网装机为锂矿开发提供了廉价且清洁的电力支持。正在推进的“绿电 - 算力”协同项目,将进一步消纳冗余电力,全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锂矿”示范区。这一独特的资源嵌套模式,精准契合欧盟《电池法案》对碳足迹的严苛要求,为中国锂产品出口铺平道路。
其二,“硬岩锂”的技术突围。相较于盐湖提锂,雅江的锂辉石矿开采成本虽相对较高,但木绒矿区1.62%的氧化锂品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配合先进的自动化采矿和短流程冶炼技术,完全成本可压降至3万元/吨碳酸锂当量以下。这种“高品位 + 高效率”的组合,正悄然重塑全球锂资源开发的经济性曲线。
雅江锂矿的全面开发,正值全球锂价结束三年波动、重回上升通道的关键节点。据国泰君安预测,2025年碳酸锂价格或将突破20万元/吨,而中国锂资源自给率有望从55%大幅跃升至70%以上。在这场关乎新能源产业安全的激烈博弈中,雅江的2.2亿吨锂矿宛如“压舱石”,有力扭转了中国对澳洲锂辉石矿的依赖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雅江锂矿的战略纵深极为可观。当前投产的斯诺威、木绒矿区仅占探明储量的30%,而新获得的3宗探矿权预示着资源量仍有翻倍的巨大潜力。若叠加甲基卡矿田其他区域的潜在资源,川西锂矿带或将贡献全球25%的锂资源供给,这对宁德时代等企业的供应链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仅斯诺威一座矿山,便能满足其150GWh电池的原料需求。
然而,雅江的锂矿开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森林火灾、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让当地政府深刻认识到高原开发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目前,所有矿区均采用“硐采 + 原位填充”技术,采矿回采率大幅提升至92%,植被扰动面积严格控制在传统露天矿的1/5以内。更令人瞩目的是,“算力换资源”的创新谈判正在稳步推进,通过为藏区建设数据中心换取生态补偿指标,这种“数字经济反哺矿业”的独特模式,有望成为行业典范。
雅江的锂矿开发,从资源勘探的重大突破,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实践;从行业巨头的激烈博弈,到生态保护的深刻觉醒,宛如一部生动的产业发展史诗。这座海拔3000米的高原小城,正凭借2.2亿吨锂矿,有力撬动万亿级产业变局,而其探索的“绿色开发辩证法”,无疑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宝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