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4月21日,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最高达3521%。这对中国光伏产业链影响很大,尤其是高纯石英砂这类依赖进口的产品。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中国决定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
过去十年,中国光伏企业努力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但一直被美国和挪威的石英砂垄断“卡脖子”。全球90%的高端石英砂来自美国斯普鲁斯派恩矿,中国企业不仅面临高价,还要受制于地缘政治。美国加征关税后,进口石英砂成本飙升,严重威胁硅片企业的生存。
2025年,中国迎来转机。河南东秦岭和新疆阿勒泰探明了高纯石英矿,纯度达到4N8级,部分甚至达到5N级,储量超7000万吨,能满足未来十年的光伏和半导体需求。4月10日,自然资源部将高纯石英矿列为新矿种,这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意义重大。
高纯石英矿的国产化改变了全球半导体和光伏供应链格局。国产石英砂推动了光伏组件成本下降,还提升了电池量产效率。在政策支持下,国内石英砂产能大幅增长,自给率从不足20%跃升至60%。技术突破也不断涌现,国产砂制成的石英坩埚寿命大幅提升,接近进口砂水平。
硅片企业因国产矿源受益显著。以TCL中环为例,其硅片产能规划达180GW,年需石英砂近4700吨。使用国产砂后,成本大幅降低,每片硅片能降本0.15元。企业还联合开发定制化产线,优化工艺,进一步提升坩埚寿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