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的绿色探索

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的绿色探索

2025-04-30 13:5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109        0
简介:在河北张家口赤城,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成功将风能转化为绿色氢能,解决了风电消纳难题,降低了制氢成本。该基地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和热电联供技术,保障氢气稳定供应,推动了当地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实践。

在河北张家口赤城,一场能源领域的绿色变革正在悄然上演。这里,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拔地而起,以风为弦、以氢为谱,将自然之力转化为绿色氢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笔者深入该基地,探寻其背后的科技奥秘与深远意义。


赤城县,这片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土地,风能资源得天独厚。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介绍,该公司的赤城风氢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犹如一颗绿色能源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项目涵盖一个风力发电场和一个制氢厂,风力发电场安装了 33 台 5 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高达 165 兆瓦,每年可输出 3.38 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这不仅是一组数字,更是将自然风力转化为绿色氢能的坚实基础。“我们充分利用赤城的风能优势,将无形的自然之力转化为清洁高效的绿色氢能。”袁建栋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然而,风力发电的波动性给项目带来了巨大挑战。电解水制氢需要相对稳定的能源供给,而风力发电却时强时弱,如何实现二者的高效协同,成为项目团队亟待攻克的难题。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技术负责人孙名名给出了答案:“我们引入了智能调度系统,通过精准的气象数据、先进的风功率预测以及实时监测风机发电量,对电解槽负荷进行科学调控。”这一创新举措,确保了每一度绿电都能被充分利用,转化为宝贵的氢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


为了保障电解槽装置的高效运行,项目团队还精心设计了热电联供系统。利用太阳能,他们成功将电解设备环境温度维持在 15℃以上。即使在极端气温的考验下,电解槽也能持续高效运转,为绿氢生产保驾护航。此外,能量管理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入,更是为项目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双重保障。这两个系统协同运作,实现了从发电到制氢、充装的全流程动态调节,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孙名名进一步解释说,他们根据风电场的发电情况灵活调整生产策略,充分利用电网弃风绿电开展制氢。这一举措不仅巧妙解决了风电消纳难题,还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制氢厂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制氢厂应对新能源发电波动的能力,保障了氢气的稳定供应,为区域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赤城生产的绿氢已经广泛应用于张家口的交通领域。从氢能源公交车在城市街道上穿梭,到冷链物流车在乡村道路上奔忙,绿氢正悄然改变着民众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不仅是一次能源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绿色生活革命的开端。


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的成功建设与运营,不仅是对“双碳”目标的有力践行,更是对能源转型的一次积极探索。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风能转化为绿色氢能,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发展,绿氢有望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绿色、低碳的惊喜。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