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作为一种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的清洁能源,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然而,储氢技术始终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近日,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新思路。
现有储氢技术的挑战
据扬州大学副教授裴玮介绍,当前主流的高压气态储氢存在泄漏爆炸风险,而固态储氢则面临动力学性能差、质量储氢密度不足等技术难题。更严峻的是,全球每年因储氢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亿美元。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储氢方案已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
甲酸作为液态储氢介质的优势
甲酸作为一种液态储氢介质,具有独特的优势:氢含量的重量百分率达4.4%,释氢条件温和,且可逆储放性能显著。这些特性使得甲酸在液态储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创新性研究方案
在裴玮的带领下,由田佳琪、宋颖等8名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激光脉冲诱导原子团簇动态催化”策略。该策略利用光场能量控制二氧化钛原子团簇表面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态,从而实现对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甲酸生成路径的定向调控。这一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储氢效率,还显著降低了储氢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成果与应用
目前,该团队的相关成果已受理2项发明专利,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并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4篇。在此基础上,团队还研发出超高稳定性、高转化率的甲酸液态储氢设备。与市场上现有同类产品相比,这种新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50%,氢气产量提升了56%。目前,该团队已与扬州氢蓝科技等多家企业展开了产学研合作,推动液态储氢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深度解读与未来展望
扬州大学提出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还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通过利用甲酸作为储氢介质,结合激光脉冲诱导原子团簇动态催化技术,该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储氢技术的瓶颈问题,为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未来,随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有望在能源存储、交通运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