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在烟台成功开展了华北电网多资源协调控制系统集中调用储能试验。这是全国首次通过稳控装置集中调用百万千瓦级储能单元,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和电网调控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次试验共调用了11座新能源场站的108.7万千瓦储能单元。储能单元的最大充电功率为56.2万千瓦,最大放电功率为52.5万千瓦。调用储能单元的放电总量可供26万户家庭使用,验证了新型储能在集中调用机制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储能电站的作用
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平时可以储存新能源富余发电量,在用电高峰时放电,有效缓解电网负荷压力。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储能电站能够迅速响应,提供有功支撑,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大、控制精度高等优势,可发挥重要的保供顶峰和应急支撑作用。
山东电网储能发展
近年来,山东电网在新型储能领域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3月底,山东电网并网新型储能电站133座,总装机容量达到799.02万千瓦/1683.88万千瓦时,规模位居全国第三。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山东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也为全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华北电网多资源协调控制系统
华北电网多资源协调控制系统能够统筹协调储能、抽水蓄能机组、跨区直流及负荷等可控资源。一旦发生直流故障,该系统会迅速响应,按照预定策略综合调用这些资源,平稳抑制故障冲击,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试验准备与实施
为确保试验的成功,国网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前编制了详细的试验方案,召集11座新能源场站的试验专责开展桌面推演,细化试验步骤。通过电网潮流和稳定分析,采取限制储能单元放电时段、控制烟威外送断面等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大规模储能单元充放电对电网的影响。
此次试验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新型储能在集中调用机制中的有效性,还为优化稳控装置策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通过集中调用百万千瓦级储能单元,山东电网在提升电网灵活性和可靠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成果不仅有助于山东电网更好地应对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也为全国电网的智能化、柔性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新型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储能电站在电网中的作用将愈发重要。山东电网的成功经验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推动全国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储能技术将在提升电网稳定性、促进新能源消纳、实现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