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中的30万千瓦风电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48台风机已全部吊装完成。这一成就标志着该项目在风电领域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后续的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风电3D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整体优化,科学配置了48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陆上中低风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这些机组采用了115米高轮毂和200米大风轮直径设计,创新性地采用“梅花形”阵列布局,有效降低了机组间的尾流效应,显著提升了全场发电效率。针对戈壁滩地区风沙大的特殊环境条件,项目配套建设了模块化设计的110千伏预制舱式升压站,不仅大幅提升了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还实现了升压站用地的集约化利用。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项目实现了风电场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创新性地开发了远程操作与就地视频联动系统,以及异常状态自动弹窗报警功能。此外,项目还同步建设了智慧化运营管理平台,所有运行数据实时接入国能青海公司生产指挥调度中心,为打造“无人值班、基地运维、远方集控、数智运营”的现代化高效运维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是青海省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规划风电装机30万千瓦、
光伏装机70万千瓦,配套建设一座203.97兆瓦/800兆瓦时
储能电站。3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这一项目不仅将进一步优化区域电力供应结构,促进地方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还将对推动青海省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4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中的30万千瓦风电项目48台风机已全部吊装完成。该项目采用先进的风电3D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整体优化,科学配置了48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陆上中低风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这一项目不仅将进一步优化区域电力供应结构,促进地方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还将对推动青海省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