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海上风电竞争加剧: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中车株洲所崛起

海上风电竞争加剧: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中车株洲所崛起

2025-04-21 15:33:00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251        0
简介:近期,海上风电市场迎来了新的竞争者,运达股份、三一重能和中车株洲所等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逐步发力海上风电领域。4月18日,中车株洲所预中标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三一重能预中标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中标价格为7.54亿元。4月9日,运达股份宣布投资建设820兆瓦风电场,其中包括洞头2号和苍南6号海上风电项目。这些新晋势力的崛起,将为海上风电产业注入新活力,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海上风电市场正迎来新的竞争格局。随着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中车株洲所等企业的逐步发力,这一领域正变得愈发激烈。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还在战略布局上积极拓展,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运达股份:作为较早布局海上风电业务的企业之一,运达股份在2020年开发完成了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样机,并在2022年起先后在浙江及辽宁区域成功斩获海上风电平价项目订单。2023年风能展期间,运达股份推出了“海风”系列15兆瓦海鹰平台抗台型海上风电机组,并在2025年年初成功实现16MW平台的吊装。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运达股份在大连太平湾和温州洞头两地投资建设海上风电总装基地,构建起其海上风电业务的关键战略支点。截至2024年,运达股份海上累计装机规模为657兆瓦,排名第七。随着苍南6号项目及洞头2号项目的推进,运达股份海上风电业绩规模将提升至1.2GW。

三一重能:在陆上风电领域成绩斐然的三一重能,凭借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多款大兆瓦风电机组屡获国际殊荣。自进军海上风电以来,三一重能重磅打造12.X~16.X兆瓦海陆平台系列,该平台系列覆盖海陆中高风速多种应用场景,具备高度的通用性与灵活性。2024年,海陆平台首台15兆瓦风电机组在吉林通榆试验风场成功吊装并网。三一重能首创的“双样机验证”模式,为机组的可靠性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目前,三一重能已经斩获广东能源集团揭阳石碑山风电项目、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两大海上风电项目。

中车株洲所:凭借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与创新能力,中车株洲所跨界进入风电领域后,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2022年11月,中国中车首台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射阳正式下线,该款海上风电机组由中车株洲所牵头研制。2024年3月22日,中车株洲所发布全球最大的20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启航号”,这款风电机组实现了功率等级16-20兆瓦的全覆盖,其采用紧凑型集成式半直驱设计、漂浮平台稳定性控制技术以及66kV箱变顶置等高尖技术,可抵御17级台风,最大可承受风速达到74m/s。此次,中车株洲所拿下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随着这些新晋势力的崛起,海上风电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变化。此前,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老牌风电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中车株洲所等新势力凭借创新的技术、高效的运营模式以及强大的资本实力,正迅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逐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新势力与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推动海上风电技术不断创新,成本持续降低,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近期,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中车株洲所等企业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崛起,为这一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逐步发力海上风电市场,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随着新晋势力的加入,海上风电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成为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军企业?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