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发改委近日发布《贵州省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将鼓励用电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并推动光伏与储能、微电网等技术融合应用。根据方案目标,到2025年,省内高耗能企业的绿色电力消费占比需达到30%以上。
此次政策重点支持工业领域绿色转型,尤其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分布式光伏的推广将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同时减少碳排放。贵州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在新能源布局上持续发力,此次政策进一步明确了
光伏发电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方向。
在具体实施层面,贵州省计划发挥大型国企的示范作用,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优先采用绿电。同时,方案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厂房屋顶、闲置土地等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并配套储能系统,以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政策将带动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此外,贵州省还将加快公共机构及居民区的光伏应用推广。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将率先安装光伏发电设施,以提升公共机构的绿电消费比例。在居民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分布式光伏有望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助力乡村能源结构优化。
近年来,国内多地已出台类似政策,推动工业领域绿色电力替代。贵州此次方案的亮点在于,不仅强调企业端的绿电应用,还注重光伏与储能的协同发展。储能技术的引入,可有效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网稳定性,为高耗能企业提供更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
行业专家表示,贵州的工业结构以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推动绿电消费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分布式光伏的推广,不仅能降低企业能耗成本,还能提升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未来,随着政策落地,贵州或将成为西南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示范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