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新能源产业驱动铜资源需求激增 西藏或成未来供应关键

新能源产业驱动铜资源需求激增 西藏或成未来供应关键

2025-04-18 20:00:21 来源:经济观察报
111        0
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在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指出,受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影响,铜资源需求持续攀升,预计2030年铜价将突破10万元/吨。全球铜矿资源发现进入瓶颈期,国内西藏地区铜矿开发潜力巨大,但品位低、开采难度大仍是主要挑战。新能源车、光伏等领域对铜的需求激增,推动行业格局重塑。
在近日举行的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针对资源供需形势发表观点。他指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铜作为关键原材料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未来价格可能达到历史高位。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全球铜矿资源发现速度放缓与新能源产业对铜的依赖度提升的双重作用。  

全球铜矿资源正面临供应瓶颈。唐菊兴表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仅有刚果(金)、塞尔维亚及中国西藏等少数地区发现大型铜矿,且矿石品位普遍偏低。以西藏巨龙铜矿为例,其品位仅为0.2%,远低于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2.51%。尽管如此,西藏地区仍被视作未来铜资源开发的重要区域。据预测,到2035年,西藏铜金属产能有望突破120万吨,产值超1500亿元,从而改变国内铜资源供应格局。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是推动铜需求增长的核心因素。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铜用量显著增加,单车铜需求量从不足10公斤提升至80公斤以上。此外,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扩大了铜的应用场景。唐菊兴强调,铜作为性价比最优的导电材料,其需求本质与电力需求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铜需求已达1500万吨,较2011年增长近一倍,预计2040年全球总需求或突破4000万吨。  

尽管国内铜矿开发取得一定进展,但供应仍高度依赖进口。2024年,中国铜矿山产量为210万吨,二次产量330万吨,进口量超过1450万吨,主要来自智利、秘鲁等国家。未来,随着西藏等地区资源开发加速,国内铜矿产量有望提升至260万—300万吨,外采率或降至50%以下。  

行业专家指出,铜资源开发的技术突破将成为关键。低品位铜矿的高效利用、绿色开采技术的推广,以及供应链的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铜资源的供应稳定性。在这一背景下,西藏等资源富集区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