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小米汽车:电池及车身一体化技术取得新进展 重塑新能源汽车格局

小米汽车:电池及车身一体化技术取得新进展 重塑新能源汽车格局

2025-04-16 15:55:58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376        0
简介: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激烈竞争中,小米汽车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特斯拉的CTC技术通过电芯直连底盘实现了20%的减重,而比亚迪的CTB方案则以刀片电池提升了整车刚度至40000N·m/deg。
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电池及车身一体化结构”专利获得授权,此消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激起巨大波澜。该专利的核心在于将电池包壳体顶部横梁与车身进行直接集成,通过这一创新设计,实现了结构强度提升40%、车身减重约15%以及续航里程增加8%-10%的显著成效。与传统电池车身设计相比,小米的“地板面板-电池壳体一体化”设计大幅减少了冗余结构,同时借助横梁增强了侧碰传力性能,成功解决了安全与轻量化之间的核心矛盾。
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激烈竞争中,小米汽车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特斯拉的CTC技术通过电芯直连底盘实现了20%的减重,而比亚迪的CTB方案则以刀片电池提升了整车刚度至40000N·m/deg。相比之下,小米专利的模块化横梁设计既保留了结构升级的空间,又降低了热管理系统的匹配难度,为量产提供了可行性。行业专家指出,这一设计可能引领新能源汽车从简单的“功能叠加”向更高级的“系统融合”方向演进。

然而,技术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小米汽车需要攻克电芯封装、热管理协同以及制造工艺等三大技术难关。为了逐步构建柔性供应链体系,小米可能会采取“高端车型验证+主流市场渗透”的策略。目前,其SU7 Ultra车型已经通过宁德时代麒麟II电池实现了CLTC续航630km,叠加专利带来的轻量化效果,未来车型的续航里程有望突破700km大关。

该专利不仅提升了用户的续航体验,更通过结构创新降低了碰撞风险。券商报告预测,这一技术创新将为小米汽车的估值提供15%-20%的支撑。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小米的专利外溢效应可能会倒逼传统车企加速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性能+安全”双升级的新阶段。小米汽车正以结构革命为切入点,参与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半场,其电池车身一体化专利无疑标志着技术整合新纪元的开启。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