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青海6万千瓦液态空气储能项目,让空气变身“超级电池”

青海6万千瓦液态空气储能项目,让空气变身“超级电池”

2025-04-15 13:17:20 来源:中国电力报
117        0
简介:青海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项目正在加速建设,预计今年投运。该项目采用深低温梯级蓄冷技术,实现100%设备国产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项目单次储能可连续放电10小时,输送60万度清洁电能,全年输电量约1.8亿度。它将提升电网稳定性,推动液态储能技术规模化发展,助力能源转型。

在四月的青藏高原腹地,记者驱车驶向青海省格尔木市,探访全球首个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这里,由中国绿发投资集团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发的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若干巨型储罐在戈壁深处“拔地而起”,即将投运。


该项目于2023年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建设已完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项目配建25万千瓦光伏,发电功率6万千瓦,储能容量达60万千瓦时。单次储能可连续向电网放电10小时,输送60万度清洁电能,全年输电量约1.8亿度,能满足3万人一年用电需求。

液态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利用电网无法消纳的电能将气态空气转换为液态空气存储,用电时再气化驱动发电机发电。它适合吉瓦时级别大规模储能,存储时长可达数小时至数天,能有效弥补电池等短时储能技术不足。相较于抽水蓄能,液态空气储能环境适应性强,部署推广性强,且生命周期碳足迹低。

项目采用深低温梯级蓄冷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流程涉及专利技术200余项。在储能阶段,空气经多级压缩至“超临界状态”,利用高效换热器存储压缩热,并在冷箱中梯级液化。释能阶段,液态空气被气化并加热,驱动膨胀机发电。整个过程打造“闭式循环系统”,介质损耗近乎为零,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项目主要设备实现100%国产化,填补了我国液态储能技术领域的空白,有望推动相关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项目投产后,将带动液态储能领域关键设备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协同,加速形成自主可控的规模化生产集群。此外,作为西北电网首个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它将提升青海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输电稳定性,为高原地区长时储能提供工程化范本。


随着全球电力系统对中长时储能需求的增加,液态空气储能凭借其大规模、长寿命、低成本、选址灵活等优势,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为解决新能源出力与电力负荷季节性不匹配问题提供良好解决方案,助力我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


在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青海液态空气储能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我国储能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全球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