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新能源电力领域:关税调整下储能电池产业格局,我国企业如何以主导优势出海竞争

新能源电力领域:关税调整下储能电池产业格局,我国企业如何以主导优势出海竞争

2025-04-11 04:27:52 来源:东兴证券
350        0
简介:4月2日,美国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中国面临34%的加征关税,4月9日生效。美国是我国锂电第一大出口国,2024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出口规模达197.1GWh,其中对美出口额占比较大。此次加征关税后,我国对美锂电池出口关税大幅上升,储能电池受冲击较大,而动力电池因美国政策限制直接进口较少,新能源车出口规模也较小,受影响相对较小。不过,美国电池产业链对外依存度高,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上优势显著,且部分企业海外产能布局领先,有望减少关税政策影响。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美国要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其中中国要加征34%的关税,预计4月9日生效。这使得我国电池对美出口关税税率大幅上升,储能领域受影响较大,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直接出口受影响相对较小。


美国是我国锂电第一大出口国。2024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出口规模达197.1GWh,同比增长29.2%,其中动力电池占比68%,储能电池占比32%。从出口额看,2024年和2025年1-2月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分别为611.2亿美元和92.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和增长6.2%,对美出口额占比分别为25%和23%,美国依然是我国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


加征关税后,我国对美锂电池出口关税已处于高位。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对应的关税分别达到82.4%和64.9%,包括基础关税3.4%、301条款关税(动力电池25%,储能电池目前7.5%,2026年1月1日起提升至25%)、20%普征关税和34%对等关税。这使得出口电池价格大幅上涨。


储能电池受本轮加征关税影响较大。动力电池方面,由于IRA法案对关键原材料与组件中来自非FEOC的比例限制要求提升,美国对中国动力电池直接进口较少,主要由日韩电池厂商供应。新能源车方面,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新能源车不足3万辆,占总出口比例1.4%。而储能电池方面,2024年我国对美储能电池出口额达62.7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量57%,对应约35~40GWh需求规模,整体规模来看,储能电池受影响较大。


美国电池产业链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企业有望维持竞争优势。美国本土电池产能有限且多为日韩合资产能,存在产能缺口,电池材料环节布局较少,产业链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在上游电池材料、正负极材料电芯生产等方面占全球份额超75%,产业链优势显著,短期内难以撼动。储能电池主流的磷酸铁锂材料工艺技术主要由中国企业掌握,日韩厂商产业化进程滞后。我国电池龙头企业在制造能力、成本及盈利能力等方面也有优势,有望在受限政策环境中维持全球产业链竞争优势。


总结来说,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锂电池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储能电池受影响最为显著。不过,我国电池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显著优势,美国电池产业链对外依存度高,我国企业有望维持竞争优势。同时,我国锂电企业在海外的产能布局也有助于减少关税政策的影响,但也要警惕美国加征关税及其他政策超预期、需求端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等风险。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