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南京南钢61MW/123MWh储能电站运行超1万小时

南京南钢61MW/123MWh储能电站运行超1万小时

2025-04-09 12:37:39 来源:中国能源报
125        0
简介:南京南钢61MW/123MWh储能电站自2024年1月全容量并网以来,已连续稳定运行超10000小时,累计转移高峰用电负荷超10000万度,节省大笔电费开支,实现削峰填谷经济效益。经国网电科院认证,系统效率高达90.29%,成为传统重工业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标杆案例。领储宇能采用组串式解决方案,优化技术架构,提升系统效率和安全性,助力工业绿色转型。

南京南钢61MW/123MWh储能电站已安全稳定运行逾一万小时,树立了“钢铁+新型储能”领域的典范。自2024年1月实现全容量并网以来,该电站已连续稳定运行超过10,000小时,成功转移高峰用电负荷逾一亿度,显著节约了电费支出,有效实现了削峰填谷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地区储能站的利用效率,并积极参与了需求响应、延缓了电力系统改造升级,以及提供了电力辅助服务等重要功能。经国网电科院权威认证,该电站系统效率高达90.29%,成为了传统重工业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杰出范例。


技术架构与设计优化


领储宇能公司采用了先进的组串式解决方案,Ocean能量蓝海储能一体柜则创新性地采用了“一簇一管理”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集中式方案的局限,有效消除了环流影响。热管理系统则运用了柔性智能热管理散热策略,能够依据电芯状态、环境温度及运行工况智能调节制冷量,使得液冷机组每日能耗低至45.91kWh。凭借3S全栈自研能力,系统实现了和谐响应,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系统(EMS)借助AI算法实时预测生产负荷,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实现了削峰填谷与变压器过载保护的协同控制,显著增强了供电可靠性。


项目设计与安全保障措施


领储宇能在每个储能柜上均加装了光伏板,利用光伏发电为站点提供电力支持,有效减少了站用电损耗,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针对钢铁企业对安全的高标准需求,领储宇能实施了“三级消防+五级熔断”的消防机制,以及“簇级热管理+智能监控”等主动安全措施,并结合故障隔离等被动安全措施,构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结合AI大模型的本地部署,Ocean能量蓝海储能一体柜能够提前两个月以上预警热失控风险,精准检测内部微小短路,检测准确率高达95%以上。


电芯健康管理与数据分析


项目已成功开发了电芯健康大数据分析模块,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电池健康管理,实现了对储能电站每颗电芯实时状态的精确监测,能够在0.3秒内快速响应异常,且电芯寿命预测精度高达9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作为国内首个百兆瓦时级组串式用户侧储能项目,南钢储能电站充分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规模化应用潜力。工商业用户端的组串式储能系统配置灵活,能够紧密贴合用户实际需求,模块化设计使企业能够按需分阶段扩容,避免了重资产的一次性投入。液冷系统的应用使得充放电效率显著提升,全生命周期放电量较集中式方案提高了4%—5%。


领储宇能的成果不仅局限于南钢储能电站,2024年,领储宇能以超过1GWh的总装机量位列组串式储能系统出货量前二,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前十,并成功落地了梅钢50MW/100MWh储能电站、滨海2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等多个标杆项目。梅钢项目采用了252台Ocean 400L液冷储能柜,首年即实现收益3280万元;滨海项目作为当前规模最大的组串式电网侧储能电站,1080台能量蓝海储能柜积极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显著提升了业主方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南钢储能电站的成功运行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战略层面的辉煌胜利。从技术视角来看,领储宇能通过深度优化技术架构,实现了储能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从经济视角来看,项目的成功运营为钢铁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电费节约,提升了经济效益。从社会视角来看,项目的成功运营为传统重工业与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工业的绿色转型。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领储宇能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解决方案。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