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海安磁性材料产业聚才引智 打造长三角新材料创新高地

海安磁性材料产业聚才引智 打造长三角新材料创新高地

2025-04-05 23:37:09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105        0
简介:江苏海安通过"产业链+人才链"双轮驱动,吸引傅膑等高端人才在磁性材料领域取得13项研发成果,其中宽温低损耗锰锌铁氧体材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助推当地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在江苏海安高新区的一处实验室里,傅膑团队正在对最新研发的铁氧体材料进行性能测试。这种具有宽温稳定特性的磁性材料,目前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作为海安重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傅膑带领团队在两年内完成13项技术攻关,其中7项实现产业化转化。  

海安近年来聚焦新材料产业细分领域,将磁性材料、高温合金、功能膜材料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当地通过"产业需求清单"与"人才供给清单"精准对接,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高新区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磁性材料产业特性,已配套建设专业检测中心和中试基地,为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支撑。  

在产业链培育方面,海安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以上游的稀土永磁材料为例,当地引进多家原材料加工企业,为中游的锰锌铁氧体生产提供稳定供给;下游则聚集了电机、传感器等应用厂商。这种"原材料-元器件-终端产品"的垂直整合模式,使企业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  

高温合金材料领域同样取得突破。复旦大学材料科学专家王飞团队研发的微米硅碳负极材料成功解决电池能量密度瓶颈问题。该技术采用特殊包覆工艺,使硅基材料的膨胀系数降低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5,目前已在消费电子电池领域实现量产。  

为强化产业生态,海安打造"一产业一平台"支撑体系。磁性材料产业创新中心配备价值超亿元的检测设备,可完成从成分分析到磁性能测试的全流程验证;同时设立专项孵化基金,对符合产业方向的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启动资金。这种"硬设施+软服务"的组合,吸引长三角地区20余个研发团队落户。  

人才政策呈现鲜明导向性。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团队,提供"项目资助+股权激励"的双重支持;针对产业化关键阶段,设立风险补偿机制。数据显示,当地新材料领域人才数量三年增长近三倍,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海安正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近期与上海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已开展多项磁性材料前沿研究。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研发在上海、转化在海安"的联动模式,将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