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西部锑矿勘探取得新进展 科技创新助力资源接续开发

西部锑矿勘探取得新进展 科技创新助力资源接续开发

2025-04-05 17:14:05 来源:矿业界
121        0
简介:我国西部地区锑矿勘探工作持续推进,科研机构与地质单位联合攻关,重点突破高海拔复杂环境下的勘探技术难题。通过分析昆仑-秦岭等成矿带地质特征,有望建立新的锑矿资源基地。
我国西部地区锑矿勘探工作正迎来关键突破。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的锑矿找矿研讨会在新疆召开,重点围绕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的锑矿成矿规律展开技术研讨。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锑资源在阻燃材料、电池合金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东部传统矿区资源量逐年下降,西部资源接续开发迫在眉睫。  

在新疆西昆仑山脉,勘探团队采用高精度电磁法结合遥感技术,新发现多处锑矿化异常区。通过对比区域构造特征,初步判断该区域可能存在与特提斯洋板块俯冲相关的热液型锑矿床。类似成矿模式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已有先例,当地某大型锑矿的勘探经验将为新区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勘探取得阶段性进展。地质人员通过系统采样分析,在石炭系地层中识别出锑-金共生的矿化线索。研究显示,该区域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与湖南矿山等典型锑矿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目前勘探队正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与激电测深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圈定靶区范围。  

技术创新是突破勘探瓶颈的关键。针对高海拔地区地形切割剧烈、常规物探方法效果受限的问题,科研团队开发了直升机航空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在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作业,一次飞行可覆盖200平方公里范围,能够快速识别深部矿化异常。在西藏某矿区试验中,该方法成功发现埋深超过300米的锑矿体。  

成矿理论研究同步推进。通过对西南三江地区典型矿床的对比分析,研究人员提出"构造-岩浆-热液"三联控矿模型。该模型显示,锑矿富集往往与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当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时,容易形成规模可观的锑矿体。这一认识已在云南某矿区得到验证,指导勘探团队新发现两处中型矿床。  

青年人才培养成为重要支撑。勘探单位实施"师徒制"项目攻关,由资深地质专家带队,在野外实践中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在新疆东准噶尔的工作中,年轻技术人员通过操作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快速判定矿化露头品位,将单点样品分析时间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缩短至现场实时获取。  

下一步,勘探工作将聚焦三大重点:深化昆仑-秦岭南缘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建立羌塘地块锑矿预测指标体系,优化高寒山区勘探装备适应性改造。随着无人机航磁测量、微动探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锑矿资源保障基地。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