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全球最大绿氢合成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全球最大绿氢合成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2025-03-28 17:33:34 来源:中电国源
144        0
简介:2025年3月26日,中电工研与国家电投集团联合投资的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迎来重大突破,全球首个48000标方钛系固态储氢撬块成功交付。该项目总投资63.32亿元,集风电、光伏、储能、制氢、合成氨于一体,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5万吨,节约标煤23万吨。项目采用多项首创技术,标志着我国在绿氢储运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球氢能产业树立了标杆。

2025年3月26日,中电工研(徐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联合投资建设的“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全球首个48000标方钛系固态储氢撬块顺利完成了交付。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预示着我国在绿氢储运技术领域迈出了跨越式的一步,更为全球最大的绿氢合成氨项目的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项目背景及其战略价值


(一)项目概览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高达63.32亿元人民币,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绿电转化”战略的核心构成部分,亦是吉林省致力于打造“北方氢谷”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集风电、光伏储能、制氢、储氢及合成氨于一体,设计能力为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65万吨,节约标准煤23万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二)技术集成与创新


本项目采用“绿电制氢、绿氨消氢”的全产业链模式,创新性地融合了6项国内首创技术和3项国际领先技术,包括风光储协同优化、混合制氢工艺(PEM+碱性电解)、固态储氢规模化应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效率,更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项目荣幸地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氢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二、固态储氢撬块的技术亮点


此次成功交付的48000标方固态储氢撬块由中电工研自主研发,标志着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钛系合金储氢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高压气态储氢方式,该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 常温常压下实现稳定储氢:有效避免了泄漏与爆炸的风险,显著提升了储氢的安全性。


2. 单位体积储氢能力提升30%: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储氢的效率。


3. 循环使用次数超过万次:充分满足了工业化连续生产的需求,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 供氢纯度高达99.999%:直接适用于合成氨工艺,无需进行二次提纯,降低了生产成本。


中电工研凭借此技术,成功攻克了绿氢规模化储运的行业难题,为全球最大的绿氨项目提供了关键的“氢能供应链”保障,同时也为后续氢能在交通、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树立了典范。


三、项目的深远影响


(一)环境保护效益


大安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65万吨,相当于种植了3600万棵树,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3万吨,进一步推动了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二)经济效益


项目预计每年可缴纳税金近亿元人民币,带动吉林西部地区形成千亿级的氢能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绿氨产品还可通过北方口岸出口,使我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贸易的重要一员,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三)技术示范与推广


大安项目不仅是技术集成的典范,更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氢能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项目将助力我国在全球氢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逐步拓展,我国有望在氢能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重要的力量。同时,项目的成功经验也将为全球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