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2035年左右:国内水电解制氢产量有望突破副产氢规模

2035年左右:国内水电解制氢产量有望突破副产氢规模

2025-03-22 12:40:10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
361        0
简介:《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氢气制取目前以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提纯为主,其中煤制氢技术成熟度最高、应用规模大且已实现国产化,天然气制氢规模较小但相关技术也已完全国产化。工业副产气提氢技术中,PSA法应用广泛且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不过,随着能源转型加速,预计2030年前后化石能源制氢产量将达峰并下降,工业副产氢在未来几年是保障氢气需求的关键过渡手段,2035年前后其与水电解制氢的供应比例将迎来拐点。

3月20日,《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在京发布。这份报告是由氢能促进会联合3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它主要聚焦我国氢能全产业链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涵盖了氢能“制储输用”的各个环节。报告从技术现状、不同技术路线对比、核心技术水平以及国内外对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且结合全球氢能技术前沿和我国实际需求,提出了科学建议。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氢气制取的主要途径还是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提纯。像煤炭、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制氢,以及焦炉煤气、氯碱尾气等工业副产氢提纯,占了我国氢气总产能的97.3%。不过,虽然工业副产氢产能很大,但大部分已经通过联产等方式综合利用了,真正能外供的氢气产能其实只有286万吨左右。


煤制氢是我国现阶段技术最成熟、应用规模最大的制氢技术,而且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它的工艺包括煤气化、变换和PSA等流程。虽然煤制氢过程中元素碳的利用不够充分,但因为它的原料成本低、装置规模大、技术成熟度高,在我国目前还是有比较大的应用规模。


我国天然气储量少,所以天然气制氢规模也相对较小。天然气制氢主要有水蒸气重整、部分氧化和自热重整等技术路线,其中水蒸气重整制氢技术比较成熟,而且我国已经实现了包括工艺设计、关键设备等在内的完全国产化。不过,部分氧化和自热重整制氢技术还在工程化阶段。


工业副产气提氢方面,由于杂质成分和含量不同,分离方法的效率和效果也不同。目前主要有深冷分离法、膜分离法和PSA法三种。PSA法适用于大规模高纯氢分离,技术成熟度高,应用也比较广泛;膜分离适用于低纯氢分离;深冷分离则适用于低含氢量原料气,而且多和PSA法结合提纯高纯氢气。


《报告》还提到,我国在PSA技术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具备了单套提氢产能10万立方米每小时以上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预计2030年前后化石能源制氢产量将达峰并下降。工业副产氢在2030年前是保障氢气需求的关键过渡手段,而2035年前后,工业副产氢与水电解制氢的供应比例将迎来拐点。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