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晚间,杭州柯林披露2025年度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6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1GW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此举标志着杭州柯林在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布局,旨在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推动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商业化应用。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
光伏技术,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及广泛的应用场景备受关注。杭州柯林自2024年11月投产百兆瓦级钙钛矿大面积组件生产线以来,已初步实现商业化落地。此次扩产计划,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钙钛矿光伏领域的产能和技术优势,为未来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杭州柯林表示,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处于迈向商业化的关键时期。目前,公司百兆瓦级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单瓦成本较高,需要通过量产实现降本增效,以满足下游市场的广泛应用需求。公司控股子公司柯能新能源,作为专注于第三代光伏组件研发及产业化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将承担此次扩产项目的实施。
在研项目方面,杭州柯林已推出叠层及单结钙钛矿光伏组件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建筑屋顶及立面等场景。公司聚焦电力物联网建设,产品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及“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等多个领域。此次布局钙钛矿光伏业务,将进一步延展和完善公司产业链条,提升整体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
业内专家指出,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2025年该领域的竞争或将更加激烈。传统光伏领域的落后产能逐步出清,倒逼产业链企业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钙钛矿光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市场新选择。据市场数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6000家机构和100多个国家参与钙钛矿光伏技术的研发,预计到2030年,中国
钙钛矿电池的年产能将达161GW。
杭州柯林董秘办人士表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主要原材料为有机分子,成本仅为晶硅组件的一半左右。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基础钙钛矿材料配方,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认为钙钛矿光伏市场空间足够大,各企业可通过差异化细分市场实现共同发展。
然而,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华北一家光伏组件装备企业高管指出,钙钛矿电池的量产还需解决稳定性、大面积制备、循环寿命、工艺一致性及成本等问题。目前,业内正加强基础研究,提高钙钛矿
光伏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技术研发攻坚阶段仍需一定时间。
总体来看,杭州柯林此次募资扩产,不仅为公司钙钛矿光伏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商业化应用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不断成熟,杭州柯林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杭州柯林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优化与升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应用,钙钛矿光伏技术有望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