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河路加氢站的“碳中和”成就尤为引人注目。该加氢站不仅在功能上实现了氢能零售与批发的双重角色,更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海河路加氢站的“碳中和”证书背后,是青岛炼化公司在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上的不懈努力。通过开发应用“柔性虚拟储氢”节能技术,并利用与加氢站一体化布置的5.5兆瓦
光伏所发绿电,该加氢站实现了运营的零碳排放。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还为其他加氢站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青岛炼化公司建设的氢能“产研加”示范园,被列为科技部和山东省联合推进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园内规划建设的36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已建成投用5.5兆瓦,另有7.5兆瓦已开工建设,23兆瓦已完成用地申请等前期手续。截至2025年3月,已建光伏项目累计生产绿电1200万kWh,相当于节能370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吨、植树50万棵。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青岛炼化公司在推动氢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
此外,青岛炼化公司作为青岛市唯一一家能够生产燃料电池氢的企业,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向氢能公交、氢能物流卡车和氢能港口等氢能应用场景供氢超过800吨。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氢能供应方面的强大能力,也彰显了其在推动氢能应用普及方面的积极贡献。
未来,青岛炼化公司计划利用其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和光伏绿电一体化优势,积极启动交通用绿氢生产项目,力争在青岛市率先实现氢能交通领域的绿氢替代。这将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河路加氢站获得“碳中和”证书,成为我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这不仅是对青岛炼化公司在氢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努力的肯定,也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通过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措施,海河路加氢站实现了零碳排放,为其他加氢站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青岛炼化公司通过建设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和分布式光伏项目,进一步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