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Northvolt在瑞典申请破产。此前,它尝试各种方案,甚至去年11月在美国启动破产保护重组程序,但始终没获得维持运营的资金。董事会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申请破产。这家曾被寄予厚望承载欧洲“电芯自主化”希望的企业,如今却要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其败局早有预兆。
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Northvolt就状况不断。巨额亏损、订单流失、暂缓扩产等情况接踵而至,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将企业推向了“深渊”。欧洲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和核心市场之一,在汽车电动化转型竞赛中却发展缓慢。业内人士表示,Northvolt的破产可能会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欧洲本土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的信心受挫,进而影响欧洲其他本土电池企业的融资和市场拓展,给欧洲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Northvolt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产思路存在局限。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欧洲电池制造商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因设计、流程和设备方面不足,导致产品在扩大生产规模后出现利用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还有专业人才匮乏。欧洲有80万电池领域工程师缺口,欧美学生更倾向于金融和半导体等专业。Northvolt的创始人也没有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经验,还暴露出产能爬坡慢、产能利用率低、电芯一致性不达标等问题。
Northvolt工厂建设激进,资金消耗过快,实际产能不足,导致宝马取消其20亿欧元订单,转而采购韩国三星SDI电池。这一系列问题让Northvolt失去客户信任,缺少资金“回血”,难以为继。欧洲试图用资本“堆砌”出电池产能,却忽视了种种“致命伤”,不仅是Northvolt,还有Britishvolt、AMTE Power等多家欧洲本土电池企业都已宣告破产。
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凭借领先技术、人才队伍和制造经验,未来在欧洲本地化服务有更多机会。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和西班牙有工厂或建设规划;国轩高科与大众集团深度绑定,其德国和斯洛伐克工厂在建设中;亿纬锂能与宝马、沃尔沃等合作,匈牙利工厂在建;孚能科技与戴姆勒等车企合作,土耳其工厂投产;远景动力与雷诺等车企合作,西班牙工厂在建;欣旺达匈牙利基地在建;瑞浦兰钧在德国慕尼黑设子公司。当升科技等中国材料企业也在欧洲布局产能,中国头部电池设备企业也在欧洲成立子公司或合作公司等。中国企业的战略布局,是优势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是对欧洲产业痛点的精准“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