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中国三元材料企业“借韩入美”,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中国三元材料企业“借韩入美”,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2025-03-15 17:09:06 来源:高工锂电
168        0
简介:近期,中国三元材料企业通过与韩国电池企业深度合作,加速进入北美市场。当升科技与LG新能源、SK On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容百科技也与日韩客户达成合作,规划多个海外生产基地。尽管面临磷酸铁锂挤压和美国关税限制,但三元材料凭借高镍优势和新技术需求,仍具广阔前景。中国企业正通过“借韩入美”策略,突破市场壁垒,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三元材料企业正通过与韩国电池企业的深度合作,加速进入北美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期,韩国电池厂频繁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订订单,显示出双方合作的深化与市场布局的加速。


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了一份长期供货协议,约定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供应11万吨高及中镍高电压多元正极材料,合同金额高达140亿元人民币。该协议明确了“最高供应义务”和“最低采购义务”,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一订单,当升科技将深度融入特斯拉、通用、大众等国际车企的供应链体系。


3月3日,当升科技还与SK On签订了1.7万吨高镍正极材料供货协议,并计划就2026-2028年额外供应11万吨展开进一步协商。与此同时,容百科技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8月,容百科技宣布与日韩客户签订合作备忘录,明确自2024年起向日韩客户供应高镍正极材料。容百科技位于韩国忠州的工厂将承担这一合作中的生产与供应任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向日韩客户供应超过1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最终主要销往北美市场。


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三元材料正面临来自磷酸铁和美国贸易政策的双重挤压。一方面,磷酸铁锂装机量持续攀升,2025年1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9GWh,同比增长34%。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成熟锂电技术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和储能需求的爆发。包括特斯拉、大众、福特等在内的众多国际车企开始选择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挤压了三元材料在中低端车型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电池产业链加征关税,限制使用中国产关键材料的电动车享受补贴。特朗普近期再次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国对华锂电池综合税率达48.4%。然而,这一限制也催生了新的机会,促使韩国电池企业(如LGES、SK On)加速抢占美国市场。例如,LGES凭借与通用汽车合资的俄亥俄州工厂,2024年获得美国市场超30GWh订单,带动其本土化供应链需求。中国三元材料企业作为其核心供应商,有望通过LGES、SK On等韩企间接进入美国市场。


尽管三元材料企业目前面临经营压力,但800公里以上长续航车型仍需高镍三元材料,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等新技术也离不开三元材料作为载体。LGES自2024年末已在北美市场凭借三元圆柱电池接连斩获订单。LGES与美国电动车制造商Rivian达成了一项为期5年的电池供应协议,将为其提供4695圆柱形电池。此外,LGES还与美国贝尔机器人公司签署协议,成为其唯一的圆柱形电池供应商。


在海外产能布局方面,当升科技的芬兰合资公司规划总产能50万吨(高镍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铁锂30万吨),一期6万吨高镍产线预计2026年投产,就近配套大众、宝马等欧洲车企。容百科技则在全球范围内规划了多个生产基地。


在韩国忠州,容百科技已建成2万吨/年正极材料和0.6万吨/年前驱体产能,并计划推进二期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一季度投产。此外,容百科技还规划在韩国新增年产能8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含三元正极和磷酸盐正极)和年产能8万吨前驱体项目。其全资子公司JS欧洲公司已完成对波兰JM公司的资产收购与交割,计划进行首期2万吨/年的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容百科技还完成了北美子公司的注册工作,并正在推进北美区域工厂的选址工作。


通过与韩国电池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国三元材料企业不仅有望突破美国市场的壁垒,还将在全球市场中进一步巩固其技术与市场优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