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全球最大短流程钒电解液项目在四川内江投运,助力新型储能发展

全球最大短流程钒电解液项目在四川内江投运,助力新型储能发展

2025-03-15 16:51:37 来源:四川新闻联播
154        0
简介:3月11日,全球产能最大的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在四川内江正式投运。该项目年产60000立方米钒电解液,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的全钒液流电池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重点推广技术。项目不仅为四川抢占全球钒电池储能市场注入新动能,还将带动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升30%以上。四川正加速布局钒电池储能产业,力争2027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

2025年3月11日,位于四川省内江市的全球产能最大的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作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新型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个重大产业化举措,标志着四川省在储能产业链构建与强化方面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该项目具备年产60000立方米钒电解液的能力,采用了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短流程制备技术。依托该技术所生产的全钒液流电池,已被国家《“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列为重点推广技术,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在电网侧调峰储能领域性能卓越。


四川发展兴欣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云庆先生表示,钒电池4至12小时的储能特性与“源网荷储一体化”理念高度契合,对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依托‘技术+场景+政策’的综合优势,奋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使‘四川造’钒电池成为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坚实力量。”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材料处处长卿家胜指出,该项目的投产不仅为四川在全球钒电池储能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提供了强大驱动力,还将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升30%以上,为全国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四川样板”。


四川在钒电池储能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坚实的产业集群基础。攀西地区钒资源保有量占全球的11%,钒电池电极材料生产企业亦已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在此背景下,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正联合省内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四川省钒电池储能产业联盟”,旨在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协同创新。


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张邦绪表示:“我们应共同努力,培育四川在钒电池储能产业领域的科技优势与产业优势,将四川钒电池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全球及全国范围内的创新高地与产业发展标杆,彰显‘四川钒电’的品牌魅力。”2024年,四川省发布了《促进钒电池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国内首个针对钒电池产业的省级专项政策。


此外,省发展改革委与省能源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积极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划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力争在2027年底前实现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500万千瓦的战略目标。该项目的成功投运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为四川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国乃至全球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与有益经验。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