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24年第32号公告。河北院参与编制的两项国家标准《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系统技术规范》和《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单元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在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有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两项标准被列入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编号分别为20221625-T-524和20230046-T-524。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编制。这体现了行业的广泛合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系统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电力储能领域飞轮储能系统的国家标准。它详细规定了系统的总体要求、架构、运行环境、功能和性能要求等,还描述了试验方法。适用于200kW及以上交流并网飞轮储能系统的现场试验、检测、运行、维护和检修,为系统的安全可靠应用提供了保障。
《电力储能用飞轮储能单元技术规范》则聚焦于飞轮储能单元。它规定了单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性能要求,如温度范围和湿度等级等。还涵盖了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确保设备能在预期环境中稳定运行,为电力储能单元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这两项国家标准的发布,为飞轮储能系统在电力储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准则。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飞轮储能技术从示范阶段迈向产业化阶段,还填补了行业标准的空白。通过规范制造检验方法、推动降本增效、保障电网安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