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印发了《肇庆市高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模式,发挥国资国企在新能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光伏、风电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建设“渔光互补”“渔光一体”“废弃矿区尾矿利用”等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充分挖掘全区地面和屋顶光伏资源,探索建设禄步、白诸绿美光伏示范镇,并在全区各镇(街道)推广光伏示范镇经验。
肇庆市高要区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公共建筑屋顶光伏资源利用,提升全区公共机构屋顶光伏覆盖率。有序适度发展陆上风电,结合“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谋划建设若干个分散式风电试点示范项目。加快绿电送出项目建设,按照本地风电、光伏等项目实际,统筹推进新能源送出配套工程建设,到2025年,累计新增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
肇庆市高要区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落实“新能源+储能”标准配置政策。2023年7月1日以后2025年以前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陆上集中式风电,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2025年及以后首次并网的陆上风电和装机容量大于3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2小时配置新型储能,鼓励利用自然人及村集体权属等物业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按需配置新型储能。
肇庆市高要区加快农业农村用能方式转变,持续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筑中的利用,积极开展计划与市场衔接、输配电价应用等关键市场配套机制研究,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多元辅助服务,配合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
肇庆市高要区落实促进新能源发展的价格机制,配合完善风电、光伏发电价格形成机制和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加强规划衔接,规范项目管理,优化并网接入,持续做好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储备布局,到2025年,力争新增2个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