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铜加工行业近期向欧盟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项重要呼吁,要求采取措施填补政策漏洞,限制废铜出口,以确保二次原材料的高效供应。这一呼吁的背景是欧盟内部废铜短缺问题日益加剧,已经对铜加工行业的生产和供应链稳定性造成了显著影响。
根据行业发布的立场文件,欧洲铜加工行业高度依赖回收铜来生产电线、管材和棒材等半成品。然而,近年来欧盟废铜出口量持续攀升,尤其是在2023年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45%的废铜被运往中国,以满足其庞大的精炼行业需求。这一趋势不仅加剧了欧盟内部原材料的短缺问题,也对欧洲铜加工行业的供应链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欧洲铜加工行业呼吁欧盟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废铜出口,并加强内部回收体系建设。行业代表指出,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旨在提高国内消费的原材料中回收材料的比例,目标为至少25%。然而,当前的政策框架未能有效遏制废铜外流,导致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为保障二次原材料的供应,欧洲铜加工行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他们呼吁欧盟政策制定者实施出口限制措施,减少废铜外流,从而保障国内供应。其次,建议加强欧盟内部的废料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回收率,增加回收材料的供应量。此外,行业还呼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铜资源循环利用。
欧盟政策制定者对此呼吁应给予高度重视。废铜作为重要的二次原材料,对于保障欧洲铜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限制废铜出口、提高回收率、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欧盟可以逐步解决二次原材料供应问题,为欧洲铜加工行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原材料供应体系。
与此同时,欧洲铜加工行业自身也需加大努力。行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废料回收和再利用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还需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废料回收和再利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