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干法电极技术加速商业化,2025年或成关键节点

干法电极技术加速商业化,2025年或成关键节点

2025-02-23 20:28:58 来源:高工锂电
110        0
简介:2025年初,干法电极技术领域迎来重大进展,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初创公司辛想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这些动态表明干法电极技术正在加速走向商业化,尽管面临性能和成本挑战,但市场对其潜力抱有积极预期。
2025年初,干法电极技术领域迎来重大进展,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尽管具体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尚未明确,但这一规划产能标志着国内干法电极量产能力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外,初创公司辛想科技在2月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睿投资和领创资本。辛想科技专注于干法工艺,并拥有通过沉积法实现电极成膜的核心技术,这是国内干法电极领域公开可查的首笔融资事件,表明资本市场对该技术路线的潜力抱有积极预期。

干法电极技术的加速布局背后,是电池技术迭代的必然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强劲驱动。首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由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空气和水分高度敏感,干法工艺成为其量产的必要条件。其次,固态电池致力于降低量产成本,干法工艺通过节省溶剂,为降低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特斯拉积极推进正负极双干法工艺生产大圆柱电池,为整个行业带来了示范效应。

尽管前景广阔,干法电极工艺的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性能方面,粘结剂含量、混料均匀性和成膜稳定性至关重要。行业普遍认为,负极PTFE含量需小于1.0%,正极PTFE含量需小于1.5%,才能充分发挥干法电极的性能优势。成本方面,成膜速度和宽度,以及热复合/干法辊压的速度和压力是关键因素。有企业提出,负极成膜速度需达到>80米/分钟,正极成膜速度>50米/分钟,幅宽>1000毫米,并实现多幅(6幅)制造,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设备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干法电极相关设备。2024年,包括利元亨、先导智能、嘉拓智能、清研纳科等多家设备企业已开始为固态电池企业提供工艺段验证、小试、中试线整线方案设计等服务。产业链企业普遍认为,2025年将是干法电极设备发展的重要节点。设备厂商将致力于设备放大,为固态电池的规模量产做好准备。例如,清研纳科计划在10月份推出GWh级干法电极自动化产线,预示着干法电极设备正加速迈向大规模应用。

干法电极技术作为下一代电池制造的关键技术,正在加速走向商业化。尽管面临性能和成本挑战,但随着设备企业、材料企业和电池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干法电极技术有望在2025年实现重要突破。未来,干法电极工艺有望率先在无人机用固态电池等细分市场实现量产验证,然后再逐步推广至更大规格的电池应用中。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