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亳州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能源转型的典范。据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报告,2024年,亳州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488.8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到71.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8%,位居全省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亳州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亳州的新能源产业涵盖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个领域。2024年,亳州通过加快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涡阳县和利辛县的国家级大宗
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加快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同时,市行政中心和市人民医院的浅层地热能改造项目也已建成投用,进一步优化了能源结构。
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
亳州积极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通过统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的节能降碳措施,成功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能耗强度下降0.3%,显示出亳州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显著成效。
零碳产业园建设
亳芜零碳产业园的获批建设是亳州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产业园将依托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零碳产业体系,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2025年发展计划
展望2025年,亳州计划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具体措施包括:
优化能源结构:加快风、光、储、充及浅层地热能利用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加快零碳产业园建设:推动亳芜零碳产业园建设,吸引更多新能源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7家以上,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保障能源供应:加快谯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开展500千伏伯阳变输变电站扩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能源电力供应稳定。
2024年,安徽亳州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总装机容量和新能源发电量均位居全省前列。通过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加快零碳产业园建设和优化能源结构,亳州成功超额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2025年,亳州将继续加快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