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氢能产业迎政策强刺激:2024年122条政策助力发展

氢能产业迎政策强刺激:2024年122条政策助力发展

2025-02-09 13:31:50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
160        0
简介:2024年,中国氢能行业迎来了政策的密集支持,全年共出台122条氢能相关政策,覆盖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政策的密集配合,为氢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氢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还为氢能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被人们称为“终极能源”。近年来,中国氢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2024年,中国共出台122条氢能相关政策,为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层面,2024年共出台了23条氢能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氢能的多个方面。《能源法》正式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并列管理,明确国家将积极有序推进制氢、加氢站、储运氢的报批和建设,推动氢能应用加速落地。此外,《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也指出要加强制氢装备、氢气压缩、输氢管道、氢应用、氢安全等标准的研制,完善氢能标准体系。

在氢能应用方面,《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氢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还为氢能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地方层面,各省市也密集出台了90条氢能相关政策,积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这些政策涉及全国28个省份或直辖市,其中内蒙古、广东、四川占比最高,均为8.89%,其次为北京、浙江,占比均为7.78%。这些地方政策不仅包括资金奖励、免高速通行费等直接激励措施,还涵盖了对氢能项目的补贴和加氢站的建设运营支持。

例如,武汉市10家企业获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共计3733.14万元;天津空港西十四道加油加氢站项目等三个项目补贴金额为478.74万元。此外,山东、吉林、河南等8省发布氢能车辆免高速通行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氢能车辆的运营成本。在宁东基地实施绿氢替代的化工项目,本级财政按5.6元/公斤标准给予用氢补贴;南充市支持新建氢能项目,按不超过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3%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北京对经开区管委会认定的氢能示范应用项目,按照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支持。

这些政策覆盖了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加注、应用等多个环节,为氢能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从制氢来看,鼓励化工企业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开展绿电制氢合作,推动制氢环节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从储氢来看,加快构建储能技术装备体系,给予专门从事储氢设备及其零部件的企业补贴。从运氢来看,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重点开展输氢管道建设试点项目。从加氢来看,重点围绕推进加氢站建设及加氢站运营补贴开展政策支持。从用氢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无疑是第一落脚点,鼓励重卡、货车、工程作业用车等车辆加快氢能车型替代。

2024年,中国氢能行业迎来了政策的密集支持,全年共出台122条氢能相关政策,覆盖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政策的密集配合,为氢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氢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还为氢能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我们期待2025年成为氢能行业厚积薄发的一年,推动氢能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氢能产业 氢能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价格行情
期货
现货

编辑视角
技术跟踪
分析评述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