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突破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4%,新车销量占比达40.9%,较上年提升9.3个百分点。公安部统计显示,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比8.9%,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七成。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量也呈现高速增长,2024年新注册1125万辆,同比增长51.49%。
在电池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及其他电池产量与销量均超过1000GWh,同比增长均超40%,动力电池装车量也同比增长41.5%。此外,“新三样”出口持续增长,光伏产品、锂电池及电动汽车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
国家政策层面,一月多项新能源相关政策出台。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实施,明确了能源规划、开发利用、市场体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工信部则拟上调2026、2027年新能源车积分比例,以适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
商务部在限制出口方面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旨在保护国内关键技术。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强调新能源并网消纳监管,并推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同时,两部委还提出2025-2027年年均新增超2亿千瓦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目标。
此外,国家能源局还公布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涉及储能等多个领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则发布政策,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加力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度补助资金清算情况,通过审核的车辆数量及补贴资金均有所核减。商务部还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发起反倾销期终复审调查。
工信部还发布了关于做好《公告》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新增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检验项目。商务部等八部门则提出在2025至2027年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鼓励新能源车消费,探索放宽或取消限购政策。同时,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加强维修企业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