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枣庄电网新能源装机突破400万千瓦,这真是个大喜事,占到总装机的44.49%,和传统火电平分秋色了。这说明枣庄在能源转型上迈出了大步,不再是过去火电独大的局面。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双碳”战略落地的生动写照,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枣庄有不少传统电厂,像华电十里泉、八一电厂等。但随着煤炭资源减少,供电公司开始全力支持新能源。他们想方设法让风电、光伏项目落地,利用煤矿塌陷地、荒山甚至屋顶,把闲置地方变成能源宝地。这不仅解决了能源问题,还让那些废弃地焕发生机,真是一举多得。
枣庄新能源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从2011年首个荒山光伏项目落户,到2014年全省最大风电场开建,再到风光同场项目并网,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分布式光伏在“十三五”期间更是爆发式增长,户数和容量都大幅增加。储能项目也发展迅猛,2021年滕源华电储能项目率先并网,2022年储能规模全省第一,这背后是供电公司默默付出和努力。
枣庄供电公司真是能源转型的先锋。他们主动承担起推动能源转型的重任,实施“清风暖阳”行动,对接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建成了220千伏金坡站,满足新能源接入需求。还提前启动500千伏枣庄站扩建,为新能源外送提供保障。这些举措为枣庄新能源发展筑牢了根基。
为了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供电公司也是拼了。他们联合市能源局开展风电发展规划研究,把枣庄纳入全省风电建设基地。还先行先试“云储能”建设,遴选“分散式储能”试点项目,探索市场化交易。针对消纳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优化电网结构,挖掘可开放容量,保障新能源装机目标实现。
枣庄新能源发展成果丰硕,15年时间,建成风电场2座、集中式光伏电站27座、分布式光伏6万多户、生物质电厂11座、储能站8座。这些数字背后是供电公司和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让枣庄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