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技术资讯

> 北大团队研发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

北大团队研发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9 23:19:27 来源:光明日报
313        0
简介: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出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制成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电池快充性能与循环寿命优异,有望实现分钟级快充及万次循环充电。研究引入碘元素激活两相界面反应,将电解质充电副反应转化为有益介导反应。成果发表于《自然》,为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新方案,将在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在能源科技领域,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取得了一项堪称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该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基于此创新材料,研制出了兼具卓越快速充电性能与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硫电池。此成果于1月16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为开发高比能、高安全性、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愈发迫切。全固态电池因其卓越的安全性能与比能量,被视为未来车用动力电池的核心发展方向。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众多类型中,全固态锂硫电池凭借高比能量、电解质副反应较少以及充电时无释氧现象等优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然而,当前全固态锂硫电池在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方面存在显著短板,如何实现快速且稳定的全固态硫转化反应,已成为全球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庞全全团队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们赋予了新型电解质超越传统导离子功能的新使命。通过精密的化学与结构设计,团队巧妙地引入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碘元素,成功激活了传统电池中难以实现的两相界面反应,从而在根本上推动了快速固固硫反应的进行。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电解质充电副反应这一长期困扰科研人员的技术难题,反而将其转化为一种有利于氧化还原的介导反应。这种转化犹如将未来的智能化自动驾驶汽车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升级为一个既能缓解长途驾驶疲劳,又能提供舒适休息空间的移动生活空间。

 

得益于这一创新机制,全固态锂硫电池在快充性能上实现了显著飞跃。与现有锂离子电池相比,后者通常需要数小时的充电时间且循环寿命仅达千次,而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则有望实现分钟级快充以及万次循环充电。庞全全教授指出,这一发现对于拓展全固态电池的性能边界具有深远意义,为全固态锂硫电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该成果不仅将在下一代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引发深刻变革,还将在低空飞行动力、高端电子电池等多个关键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未来能源存储与利用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广阔天地。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