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颍河能源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不仅是召陵区乃至漯河市的重点工程,更是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总投资高达5.54亿元。
项目的核心之一是200MW/400MWh站房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这一储能电站的建成,将使每次充放电量达到40万度,足以满足约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它将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促进新能源电量的消纳,实现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地电网的电源结构,还将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为区域电网提供稳定、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智能生产线建设方面,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这将涵盖储能设备配套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智能五金制造、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功率转换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智能微电子控制设备制造,以及储能液冷设备和PACK生产线。通过这些高端生产线的建设,项目将大幅提升储能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市场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储能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储能市场需求。
此外,项目还将投资1.5亿元用于高端储能电池顶盖壳体及周边配套产品的生产。这将包括建设智能化产线和金属件研发实验室,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产品将为储能电池提供关键的保护和支撑,确保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完善储能产业链,推动储能产业的协同发展。
项目达产后,预期年生产销售2GWh大型储能设备和5GWh储能电池顶盖壳体及周边产品。这将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预计年销售总额将达到13亿元,年度缴税额超过3000万元。这不仅将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颍河能源科技产业园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漯河市在储能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将为区域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成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我们期待它在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