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已在四川省甘孜州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成功构建了全国首个位于高海拔区域的分布式绿色算力集群。此举有效促进了当地清洁能源的就地转化与利用,进而将川西高原塑造成为中国的“算力高原”。该算力集群由多个地理位置分散的“分布式算舱”单元构成,这些单元通过网络实现互联与协同作业,以更加精准地响应各行业对本地化及实时算力的迫切需求。
在此基础上,中国电信凭借“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实现了对该集群算力资源的全国性统一管理和高效调度。相较于传统数据中心,此类分布式绿色算力集群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上降低了50%,且建设周期显著缩短,由两年缩减至三个月,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算力服务,广泛适配各类智算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
分布式电源为分布式算力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次“分布式算舱”采纳了行业领先的分布式DPS智算解决方案,单机柜的最大功率可达60kVA。该方案由明德源能自主研发,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可直接部署于服务器机柜内部,无需额外占用空间,具有供电效率高、部署灵活等特点。它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实现机柜级的分布式部署与快速交付,充分满足客户的现场实际需求。
早在2024年初,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便开始在川西地区进行分布式算舱的试点建设。针对川西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分布式算舱采用了“集装箱”形态,能够根据水电站的分布情况灵活部署,有效降低了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这种模块化设计具备易于拓展的优势,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持续升级与迭代,不断完善液冷算舱、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同时,分布式算舱融合了风冷与水冷的降温方式,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利用以往被废弃的水资源与电力资源,最大化地实现生态效益,还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此次高海拔分布式绿色算力集群的成功构建,不仅开创了高海拔地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还为清洁能源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典范,对于推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将继续深入探索并推广这一模式,为更多地区提供高效、绿色的算力解决方案,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