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中旬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长时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备受关注。随着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长时储能需求空间迅速打开。
长时储能通常指持续4小时以上的储能技术,能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调节。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背景下,其对平衡电网负荷、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至关重要,是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政策端持续发力,工信部发布相关方案,多省份明确配置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
锂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等优势,成为储能技术“主力军”。
在短时储能市场成熟的基础上,其进入长时储能领域优势与挑战并存。已有市场支撑使其在研发生产上有规模优势,且技术不断优化、成本有望下降。但在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方面,与液流电池等技术相比存在差距。
面对长时储能风口,赣锋锂业、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锂电龙头企业加速布局。赣锋锂业重点布局大容量电池,计划2025年储能电池产能达30GWh;亿纬锂能投产超大容量电芯,启用超级储能工厂;海辰储能推出大容量电池,在多方面表现突出。此外,众多企业也发布相关产品。
在这场竞争中,马太效应凸显。国内储能市场项目多由电力央企主导,他们倾向与龙头企业合作。巨头通过订单和经验降成本、积技术,抢占先机。未来,长时储能领域或形成头部企业主导格局,中小企业突围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