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南方锰业的一间间接附属公司大锰国际资源与公司的间接主要股东广西大锰签订了锰矿石销售协议。根据协议,大锰国际资源将向广西大锰出售锰矿石,合约总价为人民币43,004,332.80元。这一协议不仅深化了双方的产业合作,还为南方锰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源支持。
2025年3月12日,华东重机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于2024年设立了嘉兴华东联合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利用港口资源优势,开拓零碳氢能港口。此外,公司还通过控股子公司无锡华东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贵州、亳州等地设立相关子公司,推进光伏业务及拓展产业链。目前,这些新业务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尚未构成重大影响。
2025年3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提出统筹安排5亿元左右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该政策旨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能源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助力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近内蒙古电网新能源发展迅猛。3月9日新能源单日发电量达5.73亿千瓦时,占比超50%。3月11日风电创新高,新能源占比又超50%。目前,新能源总发电能力超5000万千瓦,已超全网最大发电需求,正逐步成电源主力军,能源结构调整取得突破。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按国家政策,以“提总量、增占比、守效率”为目标,构建新能源运行消纳体系,通过优化火电机组、改造机组管理、精准安排抽水蓄能和储能充电、申报省间现货市场等手段,促进新能源消纳。
钒钛股份全资子公司成都钒钛贸易与大连融科签订《2025年钒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预计2025年度交易量达20000吨(折合五氧化二钒)。此次合作将扩大公司钒产品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
2025年3月12日,易成新能发布公告,宣布与中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储能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推进河南省内绿色低碳新型储能项目的发展,涵盖储能系统的设计、集成、安装、运营、维护,以及储能应用场景的开发和工商业用能大户的能源管理服务。预计到2025年,双方将共同储备合计500兆瓦时的储能框架项目。此次合作将显著提升易成新能在储能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3月1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就《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地方标准征求意见。该文件明确了电力储能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退役及应急处置要求,适用于多种储能系统,包括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等。对于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户内储能电站,规定防火分区面积不超250㎡,储能单元额定能量不超10MWh,且需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4小时,楼板不低于2小时,还对防火墙、楼板的门窗洞口及管线穿过时的防火封堵等提出要求,电池单元间也需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据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发布的《2025-2028年非洲光伏市场展望》报告,2024年非洲地区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为2.403GW,较2023年的3.076GW下降了22%。然而,预计2025年市场将大幅反弹,未来四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0%,新增装机总量达23GW。南非市场份额下降,埃及市场快速提升,但非洲光伏发展仍面临资本成本高企等挑战。
2025年3月13日,三一重能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湖南三一塔筒科技有限公司拟收购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湖南安仁三一重型钢构有限公司持有的风电塔筒相关设备及存货,交易金额约5285万元。此次收购将提升三一重能在风电塔筒领域的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减少关联交易。
3月11日,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河北华电昌黎500MW海上光伏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河北省昌黎县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华电集团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助力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工程。建成后将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助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昌黎海域的恶劣条件,公司领导对曹妃甸重工提出要求,包括发挥制造优势、加强各方合作、确保安全生产、以优质履约和技术创新回馈客户,为集团海上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3月12日,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正式投产发电。该项目位于阿坝州红原县,总装机容量250兆瓦,配套建设50MW/10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4.5亿千瓦时,可满足21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吨。
2025年3月8日,江苏省扬州市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深能扬州44.1MW/88.2MWh储能电站正式建成投运。该项目位于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总投资2.27亿元,预计每年至少可为电网提供160次调峰服务,显著增强扬州地区用电高峰期的保供能力。
承德丰宁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丰宁县万胜永乡等地,建设规模200MW,配有220KV升压站等设施,采用复合型发电模式。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7月5日提前并网发电。截至2025年,已累计发电超1.5亿千瓦时,当年纳税约60万元。该项目不仅提供环保电力,减少污染,还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融科储能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中标哈密国投石城子100MW/400MWh钒液流电池独立储能项目,这是哈密地区首个大型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将为当地新能源接入和外送提供重要支撑。该项目由哈密东天山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融科储能负责设备供应,中国电建负责设计和施工,采用户外预制舱布置形式,具备智能调控能力,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建成投运。
3月11日,中国能建西北院与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在阿布扎比签约了阿塞拜疆两个大型光伏项目——Bilasuvar 445兆瓦和Banka 315兆瓦光伏项目的EPC合同,实现了在阿塞拜疆市场的突破。这两个项目是中国能建首次在阿塞拜疆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的大型光伏电站,其中比利亚苏瓦尔项目是阿塞拜疆在建最大光伏项目,年平均发电量约8.9亿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7万吨;班卡项目年平均发电量约6.4亿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8万吨。
海博思创德国国王湖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项目规模为10.35MW/22.36MWh,采用HyperBlock II液冷储能系统。该项目将参与一次调频、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及电力市场交易,对稳定地区电力供应、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海博思创凭借其专业能力和服务优势,赢得客户信任,并将继续深耕欧洲市场,助力能源转型。
今年1至2月,我国汽车行业整体表现亮眼,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迅猛,分别达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均增长52%。出口方面,汽车出口91.1万辆,同比增长10.9%,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春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新品发布和促销活动不断,市场活力显著提升。相关政策措施也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瑞典电池制造巨头北伏电池(Northvolt)于3月12日向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公司因资本成本上升、地缘政治不稳定、供应链中断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倒闭。2024年,公司亏损严重,管理层动荡,安全问题频发。尽管采取了裁员、关闭部门等措施,但未能挽回颓势,最终走向破产。
近日,酒钢东兴铝业嘉宇新材料公司成功研发出符合高端厨具要求的铝板带产品。这一成果突破了铸轧工艺技术瓶颈,标志着公司在铝合金深冲用板、带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国内厨具行业提供了高质量、低成本的原材料选择。
3月10日,华润曹县风电场B标段项目正式开工,由中铁十五局新能源公司承建。该项目总装机容量481.25MW,B标段是投资额最大的部分,位于菏泽市曹县的几个镇,施工内容包括34台风机的桩基工程等。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1.47亿千瓦时,可节约大量标煤并显著减排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这不仅是当地经济、能源转型和环保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山东省绿色能源转型的加速,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
3月9日,中国水电四局新疆分公司在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戈壁滩上,成功吊装了中电建托克逊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套单机11兆瓦风机塔筒,这是陆地最大机组的首套吊装。该项目计划安装23台风力发电机组,单套塔筒重约536.711吨,最大直径5.765米。项目运行后,每年可输送约19.44亿千瓦时绿色电力,节约标煤58.46万吨,将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公司将继续以高标准推进项目,打造企业品牌,为市场开发筑牢根基。
近日,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三公司唐山海港开发区风储发电项目开工,京津冀地区规模领先的“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该项目位于唐山海港开发区,总装机容量120兆瓦,配套110kV升压站,预计年发电量211804.7兆瓦时。建成后,能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提升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助力“双碳”目标,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在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背景下,氢燃料车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迎来发展机遇。北奔重汽凭借快速布局和高成本投入,借助兵器集团资源整合优势,在新能源燃料电池车型领域取得突破。氢燃料电池卡车相比传统油车和电车,具有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快等优势。氢燃料车型还享受绿牌、购置税和车船税免征、政策补贴等优惠。其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和高效气瓶,能满足城际干线物流运输需求,帮助客户增效降本。
广投北海绿色生态铝项目一期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约159亿元,规划建设年产200万吨氧化铝、20万吨高品质再生铝及60万吨精深加工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产值271亿元,并带动北海市下游产业形成超500亿元产业集群。
近日,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解铝厂1616#电解槽正式进入通电焙烧状态,标志着该厂300台电解槽全面满负荷运行。这一进展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电解铝生产能力,也为中国铝工业的高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3月9日,广铝集团周刘彭矿山正式开工建设。作为继杨家洞、红花寨矿山之后的新开发矿点,周刘彭矿山的建设标志着广铝集团在铝资源开发利用领域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铝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
2025年2月,中铝物流山东分公司成功完成首批5000吨氢氧化铝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的包装发运任务。此次任务的高效完成,标志着中铝物流在出口订单物流服务领域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一汽与中铝集团于3月11日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技研发、产业链协同、材料轻量化、数智化建设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及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山西中润4万吨铸造合金项目近日取得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工批复。该项目将年产4万吨铸造合金锭(合金液),主要生产A356.2及其他成分相近的铸造铝合金锭,同时具备为下游企业配套生产铝合金液的能力,进一步推动铝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Hydro Energi近日与NTE签署了一项长期电力供应协议,NTE将在2027年至2029年间向Hydro Energi提供总计660 GWh的电力。这一协议是Hydro Energi北欧电力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其铝生产业务的稳定电力供应,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