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水平调节机构、拆装机构、支撑座、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上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底部设置有拆装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机架、支撑杆、定位块、提手、伸缩杆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分别焊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内部分别,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焊接有机架,所述伸缩杆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右侧所述支撑杆侧壁开设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螺纹孔中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机架顶端焊接有提手;
所述水平调节机构由齿条、齿轮、连接轴、调节旋钮、连接杆组成,所述机架顶端的前侧壁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前端与底部分别为开口状,所述滑槽底部的开口处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的前端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前端穿过滑槽延伸至机架外部焊接有调节旋钮,所述齿轮底部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底部焊接于滑槽底部的侧壁上;
所述拆装机构由蝶形螺栓、限位板组成,所述连接杆底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开设有配合螺纹孔,所述配合螺纹孔内设置有蝶形螺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个数为N,N≥2。
说明书: 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固定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粉探伤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磁粉探伤仪是用于湿磁粉法检测曲轴、凸轮轴、花键轴等各种中小型零件的表面及近表面因铸造、淬火、加工、疲劳等原因引起的裂纹及细微缺陷,是大批量检测的首选机
型;
[0003] 磁粉探伤仪在使用时,需要探测人员将探头与主机通过电缆连接后,通过手持探头对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检查,由于被检测的工件多为小型批量生产的工件,需要操作人
员依次对批量生产的工件进行长时间的检测,长期这样工作会使操作人员手部疲劳,降低
了探测器的实用性,影响检测效率;现有技术设计了磁粉探伤仪有的探头固定装置,虽然避
免了操作人员长时间通过手持的方式进行测量,但是其固定装置通常只能将探头固定在一
个地方,在测量不规则,不同高度的工件时,由于固定装置不具备调节功能,只能对固定架
进行位置改变,需要人工重新提起固定架进行摆放,由于固定架尺寸较大,若在面积较小的
工作台上测量带有一定宽度的工件时,进行固定架的探测位置调节时,会出现固定架不能
摆放到的死角,只能将探头从固定架中取出再进行测量,给操作人员测量带来了不便,降低
了测量效率,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0004]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水平调节机构、拆装机构、支撑座、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
置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上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水平
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底部设置有拆装机构;
[0005] 所述支撑机构由机架、支撑杆、定位块、提手、伸缩杆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分别焊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内部分别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部设置有伸缩
杆,所述伸缩杆顶部焊接有机架,所述伸缩杆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个数为N,N
≥2;右侧所述支撑杆侧壁开设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螺纹孔中连接有定位块,
所述机架顶端焊接有提手;
[0006] 所述水平调节机构由齿条、齿轮、连接轴、调节旋钮、连接杆组成,所述机架顶端的前侧壁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前端与底部分别为开口状,所述滑槽底部的开口处设
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的前端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套装有齿轮,所述齿轮
前端穿过滑槽延伸至机架外部焊接有调节旋钮,所述齿轮底部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底部
焊接于滑槽底部的侧壁上;
[0007] 所述拆装机构由蝶形螺栓、限位板组成,所述连接杆底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开设有配合螺纹孔,所述配合螺纹孔内设置有蝶形螺栓。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增加支撑机构与拆装机构,使得拆装机构与支撑机构配合使用,在检测工作开始前,操作人员通过手提机架上侧的提手将设备依靠
支撑座支撑在工作台上侧,从而使得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一直手提探头,有效的
减轻了长时间工作时手部的压力,避免了测量效率降低的现象发生,且在对不同高度的工
件进行检测时,可通过人工旋转定位块,将定位块从定位螺纹孔中向外侧转出直至定位块
左端与限位孔分离,此时伸缩槽内部的伸缩杆失去限位便可进行上下移动,便可对伸缩杆
上侧焊接的机架进行高度调节,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将定位块拧回限位孔内部便可,从而
使得仪器在检测时不会被限制在同一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用性;
[0009] 本实用新型增加由齿条、齿轮、连接轴、调节旋钮、连接杆组成的水平调节机构,当工作台面积较小,又需要改变测量位置时,通过人工转动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带动齿轮在与
其啮合齿条上进行左右滚动,通过齿轮左右移动来推动齿轮中心的连接轴,使得连接轴后
侧焊接的连接杆进行平移移动,从而可以来进行连接杆底部的仪器水平方向的调节,此设
计有效的避免了在面积较小的工作台上侧进行检测时,无法改变测量角度的情况,进而有
效的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以及待测量的位置可以进行探头位置的调节,不再需要将探头
从机架上拆除,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测量工作,不会对测量效率产生影响,进一步的提高了实
用性。
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与定位块配合机构示意图;[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平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结构示意图;[0014]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0015] 图6为本实用新型蝶形螺栓与配合螺纹孔配合结构示意图。[0016] 如图,1?支撑座、2?机架、3?支撑杆、4?工作台、5?定位块、6?滑槽、7?调节旋钮、8?提手、9?连接杆、10?探头、11?伸缩杆、12?伸缩槽、13?限位孔、14?连接轴、15?齿轮、16?齿
条、17?蝶形螺栓、18?限位板、19?配合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0017] 实施例1[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水平调节机构、拆装机构、支撑座1、工作台4,工作台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1,两个支
撑座1上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底部
设置有拆装机构;
[0019] 支撑机构由机架2、支撑杆3、定位块5、提手8、伸缩杆11组成,两个支撑座1的顶端分别焊接有支撑杆3,两个支撑杆3内部分别开设有伸缩槽12,伸缩槽12内部设置有伸缩杆
11,伸缩杆11顶部焊接有机架2,两个伸缩杆11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个数为N,N
≥2;右侧支撑杆3侧壁开设有限位螺纹孔,限位孔13与限位螺纹孔中连接有定位块5,机架2
顶端焊接有提手8;
[0020] 水平调节机构由齿条16、齿轮15、连接轴14、调节旋钮7、连接杆9组成,机架2顶端的前侧壁内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前端与底部分别为开口状,滑槽6底部的开口处设置有
连接杆9,连接杆9顶部的前端焊接有连接轴14,连接轴14外侧套装有齿轮15,齿轮15前端穿
过滑槽6延伸至机架2外部焊接有调节旋钮7,齿轮15底部啮合有齿条16,齿条16底部焊接于
滑槽6底部的侧壁上;
[0021] 拆装机构由蝶形螺栓17、限位板18组成,连接杆9底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分别开设有配合螺纹孔19,配合螺纹孔19内设置有蝶形螺栓17。
[0022] 实施例2[0023] 本申请用于固定探头10,在测量开始前,首先操作人员将探头10顶端的配合螺纹孔19与限位板18开设的配合螺纹孔19对齐,再通过蝶形螺栓17将其拧紧,有效的达到了对
探头10的快速安装的效果,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手提机架2上侧的提手8移动到工作台4上侧,
通过支撑座1将设备支撑在工作台4上侧;在对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检测时,可通过人工旋
转定位块5,将定位块5从定位螺纹孔中向外侧转出直至定位块5左侧离开限位孔13内部,此
时伸缩槽12内部的伸缩杆11失去限位便可进行上下移动,进行高度调节,再将定位块5拧回
限位孔13内部便可;在工作台4面积较小,又需要改变测量位置时,通过人工转动调节旋钮
7,调节旋钮7带动齿轮15在齿条16上进行移动,通过齿轮15左右移动来推动齿轮15中心的
连接轴14,使得连接轴14后侧焊接的连接杆9进行平移移动,从而可以来进行连接杆9底部
的探头10水平方向的调节;此设计使得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一直手提探头10,有
效的减轻了长时间工作时手部的压力,避免了测量效率降低的现象发生,且此设计不仅使
得探头10在检测时不会被限制在同一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用性,还有效的避免了
在面积较小的工作台4上侧进行检测时,无法进行对测量位置的改变的情况,从而有效的可
以根据工件的形状,以及待测量的位置可以进行探头10位置的调节,进一步的提高了实用
性。
[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
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声明:
“磁粉探伤仪的探头固定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