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波管收集极针及其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工序:1、备料;2、车加工;3、车加工;4、电火花加工;5、铣加工;6、钳工加工;7、车加工;8、钳工加工;9、三氯乙烯去油;10、化学去油;11、化学抛光;12、检测;13、电火花加工;14、检测;15、三氯乙烯去油;16、酸洗;17、去离子水清洗;18、包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形状较为复杂、加工难度大、加工要求高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艺问题,保证了产品质量,满足了行波管对于收集极针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节点管理方法,将第一巡查名单的普通节点加入第一智能合约,通过第一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超级节点参与的交易数据进行风险检测后生成第一风险清单;将第二巡查名单的验证节点加入第二智能合约,通过第二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超级节点参与的交易数据进行风险检测后生成第二风险清单;若未到达巡查周期,将超级节点加入第三智能合约,并基于第三智能合约发放奖励。本发明通过建立对超级节点的双巡查机制、节点升级和降级机制、超级节点奖励延迟发放和扣留策略,避免对超级节点行为误判,保障超级节点的工作,使得区块连共识更快、效率更高,又可防止超级节点作恶、超级节点与交易节点、验证节点联合作恶。
本发明公开了钢绞线高频淬火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取材:取若干根钢丝,将待加工的钢丝冶炼和精轧一段时间,并通过化学成分检测装置检测出钢丝中的各个化学成分的含量百分比,根据一定标准选取所需的钢丝;S2、预处理:将S1筛选出的钢丝通过绞线机,保证六根外层钢丝均匀分布在中心钢丝的外围,并且通过切割机切取处长度一致的多条钢绞线。本发明通过多次筛选钢丝,进而通过冶炼、精轧和绞线,使得多条钢丝形成钢绞线,并且将钢绞线进行加热冷却淬火回火冷却等操作,进过特定的温度加热冷却工艺,使得钢绞线的加工工艺纯度更佳,并且方便使用者操作,为使用者对钢绞线的高频淬火提供了便捷。
一种抗炎止痒天然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命名为罗勒素,化学结构式为:其中n为不超过20的正整数,R为不超过6个碳的烷基取代基。本发明中的罗勒素进行抗炎、止痒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活性,可为医药工业提供有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周期短,可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且产品得率高、纯度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在金属薄膜电极(2)表面存在有序多孔基材料改性层(7),是由有序多孔氧化铝(4B)和碳纳米管(5)组成的复合薄膜;碳纳米管(5)位于有序多孔氧化铝(4B)的孔道中,与所述的金属薄膜电极(2)接触。方法是:在金属薄膜电极(2)表面沉积铝层(4),通过阳极氧化工艺得到有序多孔氧化铝(4B),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有序多孔氧化铝(4B)的孔道中生长碳纳米管(5)。采用吸附、交联、共价键合手段将氧化还原蛋白质(6)固定于有序多孔基材料改性层(7)的孔道中,得到生物电极。有序多孔氧化铝(4B)比表面积大、碳纳米管(5)电导率高,该生物电极检测灵敏度高、信号响应速度快。
一种亚麻与LYOCELL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属纺织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纤维混纺织物染整工艺。其技术要点是:在烧毛工艺步骤之后,退浆煮练工艺步骤之前,采用生物酶制剂进行冷堆处置;采用低碱煮练、双氧水漂白一步法;在染色之前,采用多元羧酸类交联剂EH对LYOCELL纤维进行防原纤化处理;在染色之后,采用纤维素酶对亚麻纤维进行柔性整理;采用纳米整理剂进行四防整理。本染整工艺不但保留了亚麻面料原有的优良特性,而且四防性能好、强力损失小、染色牢度高,具有透气功能,工艺合理,根据检测,产品的各项化学指标均符合OEKO-TEX100要求;且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工艺条件容易控制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重力调整机构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助力系统。本发明中,通过“内啮合变位齿轮传动机构”的思想,设计了重力自适应调整机构把关节运动转化为特征点沿着摆动连轴线的直线运动,把弹簧放在了外骨骼内部,实现了外骨骼空间布局最小化和安全性的重力自适应调整功能。本发明提出的能量自采储与释放装置能够存储人体行走过程中的无用能量,并根据步态规划要求存储和释放,从而提高了外骨骼的续航能力。设计了一对双稳定开关来实现不同助力模式的切换,并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控制策略,利用深度学习把传感器检测到的人体运动信息转化为状态特征表示,并利用强化学习优化辅助检测结果,提高了下肢外骨骼的辅助效果。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和光催化及水裂解析氢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鳞片状g‑C3N4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鳞片状g‑C3N4纳米片中g‑C3N4纳米片为细小规则的鳞片状结构,所述的g‑C3N4纳米片尺寸为50~600nm,g‑C3N4纳米片厚度为5~30nm。本发明的鳞片状g‑C3N4纳米片是通过三种盐和含氮有机原料混合后煅烧制得。本发明的g‑C3N4纳米片具有呈现出独特的鳞片状结构,具有更高的结晶度,并且能够有效拓展光吸收范围,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再复合几率,提高其光催化学活性及水裂解析氢性能,可有效应用于光催化水裂解析氢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高温半轻质高铝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粒径为5-10mm的高铝空心陶粒和粒径1-5mm的高铝空心陶粒级配的基质主料与辅料、外加剂混合而成,各组分含量(重量)为主料60%,辅料40%,外加剂为总重量的0.55%。所述的辅料是由膨胀剂、填充剂、硬质粘土粉体、结合粘土、体积密度调质剂、结合剂组成。所述的外加剂是由减水分散剂和防爆剂组成。本发明制备的浇注料优点是高强度、耐高温、半轻质。1350℃3小时烧制后检测,体积密度平均值1.77g/cm3,抗折强度平均值11.4MPa,耐压强度平均值85.3MPa。化学成分为SiO235.60%,Al2O348.50%。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通过三步合成了基于6-羟基喹啉盐的β-半乳糖苷酶荧光探针,通过两步合成了基于6-羟基喹啉盐的脂肪酶荧光探针,极大的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同时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荧光检测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锂电芯制备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操作步骤:S1:原料准备,S2:混合正极材料,S3:制成正极浆料,S4:混合负极材料,S5:制成负极浆料,S6:进行涂布烘干,S7:冷压分切极片,S8:加工隔膜,S9:卷绕成型,S10:烘干注液,S11:化成检测。本发明有效增强了正负电极的导电性,减少极化、提高电芯的高低温性能,延长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多官环氧树酯和低分子聚碳橡胶的配合作用,有效增强了隔膜的绝缘性和耐磨性,造成后期漏液现象,安全性高,从而使得制备的锂电芯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保液量、导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更为优秀,从而大大增强锂电芯的化学稳定性。
一种免热处理铆接头冷镦钢制造方法,包括熔化、氧化、检测合金成分并调整、精炼、浇铸、热轧、热处理,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元素重量的百分比为:C0.18-0.35、Si0.6-0.70、Mn0.40-0.60、P≤0.015、S≤0.015、B0.1-0.14、Ti0.06-0.08、铜1.3-1.4、镁0.2-0.3、锌0.15-0.25、Li0.2-0.24、Ba0.06-0.08、Al0.4-0.6、In0.2-0.5、Mo0.35-0.48、Ga0.02-0.04、余为铁;本发明冷镦钢可以用于冷镦制造螺栓铆接头件,不需要进行后续热处理,可使紧固件达到10.9级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两次乙醇和水再结晶,提高了产品的纯度,目标产品BHT的纯度能够达到99.99%以上;另外,一次母液经精馏塔分离出水和乙醇能够循环再利用,精馏后的母液导入结晶系统中再利用,提高了2,6‑二叔丁基对甲酚收率,同时检测二次母液的BHT浓度,进行再结晶,使BHT的收率达到99.89%以上。其次,在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负载Nb/Mo/Cu三金属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混甲酚的转化率和二叔丁基甲酚的选择性,并在超声空化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原料的转化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荧光性的镉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dL(H2O)]2·H2O,L为[1‑{2‑(2‑吡啶基)‑苯并[d]咪唑}‑2‑(5‑羟基间苯二甲酸)乙烷]阴离子,其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鲁米诺发光功能化纳米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纳米银,由银纳米粒子与鲁米诺连接而成,所述鲁米诺通过共价键Ag-N连接在所述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其制备方法利用鲁米诺在乙醇存在时直接还原硝酸银制备纳米银,合成过程中鲁米诺同时作为还原剂和保护试剂。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廉价等优点,是一种温宽为25-40℃合成纳米银的新技术。由该方法合成得到的纳米银的粒径和形貌,可以由硝酸银与鲁米诺的比例进行调控,并且所得的纳米银具有优良的化学发光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发光功能化的纳米银的生物分析探针,以及基于该探针的分析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的功能化纳米银及其生物分析探针、分析方法和试剂盒,可用于免疫分析、核酸分析、分子成像、传感器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式除尘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顶端设有温度显示表,所述装置主体顶端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内部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底部设有液面高度探测器,所述液面高度探测器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进尘管,所述进尘管一侧安装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一侧设有化学抑尘剂,所述净化装置一侧设有压入式风机,所述压入式风机一侧安装有吸尘口,该种多功能一体式除尘器,采用化学抑尘剂对吸入除尘器的粉尘气流进行除尘处理,可以使粉尘与化学抑尘剂充分接触,增加了粉尘与化学抑尘剂的接触面积,除尘效率提高了75%,功能多样,可以检测室内的温度,且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铁氰化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将铁氰化镍修饰到MWCNTs/GCE表面,从而制备出NiHCF/MWCNTs/GC修饰电极;用于对尿酸较灵敏的电化学生物检测。该修饰电极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快速度的响应,对尿酸具有催化氧化,对尿酸测定的线性范围较宽、检测下限较低,对尿酸的催化氧化受吸附控制,对尿酸具有选择性的电化学响应,易于制备,高的灵敏度及选择性等优点。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对尿酸传感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SL防治OP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先通过TCMSP和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获取GSL中淫羊藿、牛膝、黄芪、牡蛎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属性值筛选各中药活性成分;再获取OP的主要靶点,进行PPI分析,构建GSL成分靶点-OP靶点核心PPI网络。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构建“GSL成分-OP靶点-通路”网络,并建立OP动物模型,综合考察骨组织病理变化、骨参数、骨转化标志物的生化水平等指标,评价GSL对OP大鼠的骨保护作用,最后通过WB验证ERα、PI3K、AKT、PPARγ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由此全面系统的研究GSL防治OP的作用机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莫来石?刚玉砖制备轻质耐火材料的方法,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废弃莫来石?刚玉砖的遴选、粗破碎后磁选除铁、细破碎成粒径小于1mm的细颗粒料、细颗粒料的化学分析等工序;通过在废弃的莫来石砖细颗粒料中添加碳酸钙、造孔剂制备混合料,通过加入成型剂并球磨制备浆料;最后经过胶凝成型、干燥和高温烧成制得轻质耐火材料。本发明制备的耐火材料以莫来石为主晶相,钙长石为次晶相,制品气孔率高,体积密度小,属轻质耐火材料。本发明不仅有效利用了废弃耐火材料,而且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工艺简单的制备方法,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制得的轻质耐火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保温隔热。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氟硼二吡咯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卤代异吲哚亚胺与硼酸类试剂Suzuki耦联,然后用酸催化缩合合成,发射波长在各种溶剂中均大于669nm,该类染料及其衍生物的发射光谱可达748nm;该类荧光染料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0.67-1)和较好的光稳定性等优异的光物理化学性能,在激光染料、生物分析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Au/C3N4@SBA-15纳米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上述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将二氰二胺负载在SBA-15上经一定温度焙烧制得C3N4@SBA-15载体,然后采用阴离子交换法进行金的有效负载,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制备而成。本发明将制备好的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环己烷,将反应器升至一定温度,通入氧气升至一定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最后收集产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使用该催化剂进行环己烷氧化反应,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选择性为90%以上,转化率为13%以上,明显优于Au/SBA-15催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冲压成形金属零件用材逆向推导的方法,在冷冲压零件上取样,制备化学成分和拉伸性能的样件,通过分析冲压零件的屈强比确定是否发生了较大变形,如发生了较大变形则通过拟合公式逆推出其变形量,然后,根据变形量通过体积不变原理计算变形前的力学性能,结合变形前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日常积累的试验数据库的分析,通过逆向推导的方法,得到其原材料的性能和具体的牌号信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无铅Sn-Cu合金焊料的双脉冲电镀液及电镀工艺,是将金属化Si晶片放置于电镀液中通入双脉冲电流进行双脉冲电镀,所述的电镀液的化学成分为:柠檬酸三铵0.4-0.5mol/L、二水合氯化亚锡0.2-0.25mol/L、二水合氯化铜0.025-0.035mol/L,均为分析纯配制;所述的双脉冲电镀的参数为:频率为80-120Hz,双脉冲的占空比为18-22%,正/反向脉冲时间为900-1100/90-110ms,电流密度9-11mA/cm2。本发明合理选择电镀溶液配方及脉冲电沉积工艺参数来制备Sn-Cu合金焊料的方法,提高了电镀速率,且制备的制备的Sn-Cu合金焊料粗糙度低、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孔隙少、结构致密、电镀层中的应力小。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碳纳米管阵列的电容式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碳纳米管阵列的上下两端分别置有一块平板电极构成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结构,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制备的碳纳米管阵列作为两平板电极的支撑结构,使得两块平板电极之间具有微米级的间距,流过电容传感器两平板电极间气体介电常数的变化由传感器的电容变化量反映出来,可以据此判断被测气体的种类。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气体传感器的不足之处,有效缩短了电容传感器两平板间距,提高了传感器对气体检测的灵敏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室温下,将多酚加入pH值为7~12的水溶液得到混合液;2)然后依次加入氯金酸、双氧水,摇匀得反应液;3)将反应液离心,弃去上清液,洗涤后得产物纳米金花。不同pH值下所得金纳米花的粒径为50~200nm,其稳定性好,可应用于生物体内作为药物载体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应用于化学发光分析能显著增强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信号强度,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分析的灵敏度优于球形金纳米颗粒。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环保,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快速等优点,非常适合大规模制备和生产。
一类小尺寸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简单高效的合成尺寸在0.8-1.2纳米的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的纳米级金原子簇,该类金原子簇由于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生物传感,荧光分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合成方法主要分两步:(1)首先将三水合氯金酸(HAuCl4·3H2O)和不同的膦配体(如三苯基膦、二苯基羟基膦等)溶于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常温下反应生成产物1;(2)在丙酮中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还原产物1,最终得到该类小尺寸的金原子纳米簇。本发明涉及的合成路线,其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简单易行,操控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氧电池原位研究方法,利用Cs4PbBr6钙钛矿微纳材料强发光的特性和离子特性,将Cs4PbBr6用于锂氧电池,通过发光特性和电化学研究充放电机理。具体步骤为将Cs4PbBr6材料涂覆于锂氧电池电极界面中,通过不同程度充放电后,直接用紫外光照射电极,根据发光强度和光子波长的变化研究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后的性质变化,判断卤素离子在锂氧电池电极上的存在形式,分析卤素离子的催化机理。该方法不但可以原位直观的分析锂氧电池反应过程,而且可以作为催化剂,提升锂氧电池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吸收光谱的硫化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薄膜由覆于衬底上的硫化铅晶粒组成,其中,薄膜的厚度为500‑540nm,硫化铅晶粒的粒径为6‑10nm,由粒径6‑10nm的硫化铅晶粒组成的薄膜于450‑2200nm波段呈现吸收峰;方法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即先将氢氧化钠溶液、硫脲溶液和三乙醇胺依次加入醋酸铅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反应液,之后,先将衬底置于搅拌下的70‑80℃的反应液中至少2h,得到其表面置有反应物的衬底,再对其表面置有反应物的衬底进行清洗和干燥,制得目的产物。它具有较宽的波段吸收特性,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应用于光电探测、太阳能涂覆吸收层、气敏检测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建材水泥等行业的粉体工程的研磨介质,一种高碳多元素合金铸造磨球的生产工艺方法。本发明铸造磨球的化学成分如下:碳:1.4-2.5%,硅:0.75-0.82%,锰:0.46-0.9%,铬:4.5-6.0%,磷:0.04-0.06%,硫:0.04-0.054%;铜:0.04-0.06%,钼:0.03-0.04%,镍:0.02-0.03%,钨:0.02%,复合重稀土变质剂:0.13-0.15%,铁:90.4-91.4%。生产操作步骤包括冶炼、浇铸、热处理和力学性能检测及掼制检验;其中热处理淬火为油淬处理,改进在于:A.淬火前进行奥氏体化处理,B.淬火油温度为80-140℃,淬火时间为6-20分钟。采用本发明配方使磨球晶粒细化,组织致密,提高韧性;采用本发明工艺使高铬磨球硬度达到HRC62-64,显著提高磨球的韧性和耐磨性。在进一步提高磨球抗磨、抗破碎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贵金属铬的含量,同比降低磨球制造成本。
本发明涉及铬铌硼合金稀土铸造磨球及制备方法。铸造磨球的化学成分如下:碳:1.3-3.0%,硅:0.3-1.2%,锰:0.2-1.0%,铬:4.0-7.5%,铌:0.03-0.10%,硼:0.01-0.2%,磷:≤0.10%,硫:≤0.10%,复合稀土变质剂:0.15-0.3%,铁:86.5-93.81%。生产操作步骤包括熔炼、浇铸、热处理和力学性能检测及掼制检验;所述热处理包括奥氏体化处理、油淬处理、低温回火处理。奥氏体化处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350℃、保温2小时;第二阶段温度550℃、保温2小时;第三阶段温度800℃、保温2.5小时;第四阶段温度930-980℃、保温2.5小时;淬火油温度为50-140℃,淬火时间为6-20分钟;低温回火温度210-280℃,回火时间8小时。本发明磨球硬度达到HRc60-64,冲击韧性大于4J/cm2。由于不使用钼、镍、铜、钛、钒、铜等稀贵金属元素,进一步降低了磨球制造成本。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化学分析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