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稀土熔盐电解现状;2.稀土电解槽槽型结构发展;3.稀土电解槽多场研究方法;4.绿色高效稀土电解方向
杨志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固废资源化低碳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包括固废中有价元素的提取、固废制备建筑材料、固废用于生态修复及其无害化处理等方向。 主持科研项目25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10项,市校级项目5项,企业横向项目10项。通过技术成果鉴定3项,技术产业化5项,获省部级奖3项,市级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主持制订标准3项。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徐修生,硬岩锂矿资源开发选矿工程技术及应用,根据矿石性质和试验研究结论,设计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破碎产品粒度-10mm,经过湿筛筛分筛除-0.5mm细粒级后,先采用重介质粗选流程获得Li2O品位6%、回收率50%的粗粒锂辉石精矿产品,粗选尾矿再利用重介质进行预先抛尾,可抛出产率约42%、Li2O品位0.15%的尾矿产品,抛尾后的中矿在进入后续磨矿浮选作业。设计中充分运用了短流程技术理念和重介质作业密控技术,可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等。
万骞,现任职于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要聚焦战略钒资源清洁利用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论文20余篇,相关成果被加拿大Advance in Engineering(AIE)评为2018年全球热点研究。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引进计划,受邀担任Gels杂志客座编辑及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