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于国庆,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再生、高性能钢铁/铝用炭素材料研发。在学期间,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预焙阳极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废焦油高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仲奇凡,中南大学 教授。从事碳/硅电极材料的工程技术开发与微观反应机理探究的研究工作。 现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主持横向项目4项。
王艺慈,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科学研究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地市级奖2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地市级奖4项。
胡国静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致力于碳素及金属材料高温防氧化技术、芯片超高纯金属靶材、新型电化学钛冶金、钛金属部件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研发,授权12项发明专利,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预焙阳极防氧化功能陶瓷涂层和芯片制造用超高纯金属靶材相关技术指标全面超过欧美同类产品,处于领先水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
张红亮,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2008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8年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智能铝冶金,在多尺度建模与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7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自基金3项、企业课题20余项。
标题:杨志杰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