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仲奇凡,中南大学 教授。从事碳/硅电极材料的工程技术开发与微观反应机理探究的研究工作。 现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主持横向项目4项。
张红亮,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2008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8年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智能铝冶金,在多尺度建模与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7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自基金3项、企业课题20余项。
郑茂盛,西北大学教授(2级),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德国洪堡学者,霍英东奖获得者,曾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长期从事多目标优化及材料技术,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黄金堤,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理工大学-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冶金过程数模开发及优化控制、多物理场数值仿真研究工作;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2项;在JOM、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登记软件著作权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毛秋云,先后从湖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20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教,承担《科技史》、《基础化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她的研究领域涵盖量子化学计算、碳材料结构、电化学系统及催化反应机理,发表SCI论文23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标题:康泽双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