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材料粉体到气氛到发泡剂:浅谈传统粉末冶金对金属增材制造的创新启示,南方科技大学,严明,其有助于实现: (1)灵活调整合金成分; (2)低成本、短周期3D打印; (3)小微米通孔结构的SLM实现; (4)抗开裂性能提升、可打印性提升; (5)利用活性气氛、遗传性等现象,便利的开发高性能3D打印材料及器件。
贾玉亮,高工,航源公司单晶叶片技术总负责人。先后负责了×15、CJ1000、CJ2000、重燃300MW及GE9X、SIEMENS 4000F、BH 5002等国内外40余种航发及燃机单晶/定向叶片研发生产,参与了国家两机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负责研发的CJ2000四联单晶叶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支撑了整机试验,效果良好;带领团队完成国内唯一F级重燃一级动叶的国际认证。
原材料回收 vs.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威乔,华友钴业,目前遇到的难点: 1. 回收市场乱象丛生,小、黑作坊仍然活跃; 2. 商业模式有待开发和创新;回收体系和网络仍待改善; 3. 回收处理技术复杂,触及的技能比较广范,包含化学、工程、电化学、机械、电机、车辆等学科; 4. 拆解进程中难点,不一样类型电池制作和规划技能的杂乱性; 5. 梯次利用电池回收技术难点,价格难以判断, 仍有待解决; 6. 梯次利用市场容量、 盈利空间很小; 7. 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属回收的重要一环,目前责任和义务不清楚;
徐世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湖南大学教授、博导,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大学苏州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轻量化战略创新联盟专家委副主任,“中国十佳车身”评选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与国内主流汽车企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