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董曦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HW优青重点项目)、江苏省TP教授、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负责人、系实验室主任。 2015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16-2023年在英国布鲁内尔先进凝固科学技术中心(BCAST)和英国国家液态金属工程中心(LiME)工作。主要从事高性能轻质合金新材料设计制造、铸造成形与增材制造、绿色智能成形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贾玉亮,高工,航源公司单晶叶片技术总负责人。先后负责了×15、CJ1000、CJ2000、重燃300MW及GE9X、SIEMENS 4000F、BH 5002等国内外40余种航发及燃机单晶/定向叶片研发生产,参与了国家两机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负责研发的CJ2000四联单晶叶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支撑了整机试验,效果良好;带领团队完成国内唯一F级重燃一级动叶的国际认证。
谢春乾,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首钢技术研究院主任研究员,从事汽车用冷轧高强钢产品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发表论文13篇,申请专利15项。参与国标、团标制修订3项。
耿皖荣,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研究员,一直在马秀良研究员团队从事铁电/多铁氧化物薄膜的高精密生长设计和亚埃尺度的结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兼任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联盟秘书长职务。
邓庆琛,2018年获中南大学学士学位, 202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彭立明特聘教授和吴玉娟研究员,2022年6-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课题组作访问学者,2023年7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评2023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2023年度国际镁科学技术奖年度优秀学位论文奖和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18年至今一直从事激光增材制造专用高性能镁稀土合金的研发工作,累计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一作8篇
标题:徐世伟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