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拥有12年铝合金研发经验,曾领导团队开发的铝合金材料成功应用于C919大型客机的机翼长桁。 主导及参与超过10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已在JMST、MC、MSEA、JAC等国际期刊上发表20余篇SCI论文。申请专利超过100项,其中65项已获授权,多项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参与制定10余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现任《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轻金属》及《中国有色冶金》期刊的编委,同时担任中国再生资源产业联盟的青年专家。
王双宝,博士,副教授,云南省青年人才,云南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硕士生导师,主要专长包括球差校正环境透射电子显微术及应用、轻质高强铝合金的微合金化、结构和性能调控等。在Cell子刊CRPS、Acta Mater.、InfoMat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第一/通讯作者3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 (第一发明人8件),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
邓庆琛,2018年获中南大学学士学位, 202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彭立明特聘教授和吴玉娟研究员,2022年6-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课题组作访问学者,2023年7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评2023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2023年度国际镁科学技术奖年度优秀学位论文奖和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18年至今一直从事激光增材制造专用高性能镁稀土合金的研发工作,累计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一作8篇
冯毅,毕业于重庆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201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工程事业部,一直从事汽车轻量化EVI、汽车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工作。先后参与汽车轻量化领域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行业横向合作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90篇、授权专利12项、牵头或参与10项行业、团体标准制定、7部学术专著编撰。先后荣获相关省部级、行业级科技荣誉奖项20余项。
葛鹏,中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短流程开发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M、AEM、AFM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标题:李涛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