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刚果(金)、赞比亚两国领导人先后成功访华,两国与中国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双提到要共同发展新能源电池价值链。更为重要的时,中国领导人在南非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于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正式提出《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中国在新能源电池方面的拥有产业链完整、技术领先、产能规模庞大等明显优势;刚果(金)、赞比亚、南非、津巴布韦、摩洛哥等非洲国家则在钴、锂、镍、锰、磷等新能源电池所需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中非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有相当发展潜力,未来可期。
目前以上所述五国都与中国保持良好的政经关系:都是中国不同层级的战略伙伴,都与中国签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同时非洲不是美国关注的重点区域,欧洲(欧盟)在非洲也“力有不逮”;中非合作受到的外部干扰处于可控范围。这些都利于中国企业在以上国家进行相关投资及产能合作,特别是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产能合作。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已经在刚果(金)、赞比亚、津巴布韦、南非、摩洛哥等国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以材料的本地化深加工为基础,向下游拓展(见表1)。
表1 中资企业在部分非洲国家战略性矿产投资概况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汇总
综合以上企业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主营业务及相关布局,可以想象:以这些中资企业核心,就可以循序渐进的帮助非洲建设一个相对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镍钴锂等化合物的生产、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生产、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及全球销售。在这过程中,可以中非双方为核心,中资大中型企业主导产业链的运行,同时可以适当引进些欧洲的资本进来做战略补充。
这既能延深中国本土的锂电产业链,又能推进非洲相关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帮助非洲实现跨越式发展;欧洲国家也找到新的高价值投资产业。这将最终实现多赢格局,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方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程波,138114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