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处理金矿石是指那些用重选或经过细磨后、未经某种形式预处理,而在常规浸出条件下不能取得满意金回收率的矿石。从定量来说,当直接用常规氰化浸出时,金回收率低于80%的矿石即为难浸金矿石。
矿石难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性包裹。矿石中金呈细粒或次显微粒状被包裹或浸染于硫化物矿物、硅酸盐矿物中,或存在于硫化物矿物的晶格结构中。这些硫化矿通常是黄铁广、毒砂和磁黄铁矿,甚至在一些矿床中,大部分金都进入黄铁矿、毒砂的晶格,以超显微金的状态存在。即使将矿石磨得很细,也不能使金解离,导致金不能与氰化物接触,金的氰化浸出效果极差。
(2)耗氧耗氰矿物的副作用。矿石中常存在砷、铜、锑、铁、锰、铅、锌、镍、钴等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它们在碱性氰化物溶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大量消耗溶液中的氰化物和溶解的氧,并形成各种氰络合物和SCN-,从而影响金的氧化与浸出。矿石中最重要的耗氧矿物是磁黄铁矿、白铁矿、砷黄铁矿;最重要的耗氰矿物是砷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锑矿和方铅矿。
(3)金粒表面被钝化。在矿石氰化过程中,金粒表面与氰化矿浆接触,金粒表面可能生出如硫化物膜、过氧化膜、氧化物膜、不溶性氰化物膜等,使金表面钝化,显著降低金粒表面的氧化和浸出速度。
(4)碳质物等的“劫金”效应。矿石中常存在碳质物(如活性炭、石墨、腐殖酸)、黏土等易吸附金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可抢先吸附金氰络合物,即"劫金"效应,使金损失于氰化尾矿中,严重影响金的回收。
(5)呈难溶解的金化合物存在。某些矿石中金呈碲化物(如碲金矿、碲银金矿、碲锑金矿、碲铜金矿)、固溶体银金矿以及其他合金形式存在,它们在氰化物溶液中作用很慢。此外方金锑矿、黑铋金矿及金与腐殖酸形成的络合物,在氰化物溶液中也很难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