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仰望星空,憧憬宇宙探索的壮丽图景时,很少会想到那些托举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在极端太空中环境中保持运转的特种金属材料。正是这些通常不为人知的
有色金属,使人类触及星辰的梦想变为现实。
太空中的“金属明星”
在太空探索领域,一些有色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成为不可替代的
关键材料。
钛合金:作为航天材料的“明星”,钛合金以其高强度、轻质和卓越的抗腐蚀性能脱颖而出。在我国最近成功发射的智新一号卫星中,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提供的航天级钛材料连接件就成为卫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这些连接件必须同时满足轻量化、高强度、抗腐蚀及耐极端温差等严苛条件。
“玉兔”号月球车也广泛使用各种
铝合金作为结构材料,例如结构板内部的蜂窝,就利用了其比刚度、比强度方面的优势。
铝合金:新一代抗辐射铝合金的研发成功,为长期太空任务提供了新可能。奥地利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铝合金,抗辐射能力是广泛用于航天器的6061铝合金的100倍,而且在遭受高剂量辐射后仍能保持柔韧性及强度。
钼合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与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合作研发的高性能钼合金,在太空核反应堆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与普通钼合金相比,这种高性能钼合金具有更为出色的综合性能,主要体现在室温塑性更高、高温强度更好、抗辐射能力更强、再结晶脆性更小等方面,因而更适合应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中。
镍铜合金:太空中还有一位“老将”——镍
铜合金。其中最著名的种类是合金400(N04400)和通过添加铝、钛生成的K-500(N05500)。K-500的屈服强度达到了690兆帕,比合金400高约3倍。镍铜合金在氧气中的天然抗燃性、在低温下的优良性质,使其成为富氧液化燃料火箭发动机氧化器侧涡轮泵的重要制作材料。
太空冶金:未来月球基地的关键技术
随着人类将目光投向建立月球基地和深空探索,太空原位资源利用成为前沿课题。月壤中含有丰富的铝、硅、钛、铁等金属元素,通过冶金方法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和制备氧气,从而实现月球基地上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氧气的自给自足。
月球、火星表面物质构成与地球相似,但太空中的高真空、低重力环境对传统冶金技术提出了全新挑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无需选矿的短流程氧化物冶金工艺,直接利用月壤提取金属和制备氧气。
太空采矿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据估计,大约有200万颗近地小行星富含
稀土矿物、
贵金属、铁和镍。月球含有氦-3、钇、钐和镧,而火星含有丰富的镁、铝、钛、铁、铬和微量的
锂、
钴、钨和其他金属。
多个国家和私营公司已开始布局太空采矿产业。日本公司iSpace的使命是“帮助各个公司在月球上获得新的商机”,包括开采水和矿产资源。
卢森堡这个欧洲小国也在积极推动太空采矿计划,并与美国深空工业及行星资源等民间太空采矿公司合作。
新材料技术的突破不断拓展着太空探索的边界。锂、铍、钛作为“飞天金属新贵”,在太空领域大放异彩。
锂和镁可以形成极硬的低密度合金,具有“硬、轻、抗腐蚀”的特点,被用于宇宙航天器零件的制造。
铍铝合金则可以用“硬、轻、耐热”来形容,它具有很低的热膨胀系数,可以在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中用作精密零件,如人造卫星、太空望远镜上的照相机、天线等。
结语
从近地轨道到深空探测,从卫星到未来月球基地,有色金属正如太空探索的隐形翅膀,默默推动着人类向宇宙深处进发。随着材料科学和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神奇金属将继续书写人类探索太空的辉煌篇章。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不要忘记,正是这些地球上看似普通的金属,构成了我们通向宇宙的天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由“中冶有色技术平”整理编辑,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我们将及时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