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天工国际首席技术官廖俊带领技术团队前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西物院)进行技术交流,双方围绕核聚变结构材料研发及未来合作展开深入探讨。西物院材料研究室主任王建豹教授及各研究室负责人热情接待,共同表达了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意愿。
强强联合,共破"卡脖子"难题
西物院作为我国核能发展战略的重要科研机构,自1965年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可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是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核心单位。此次天工国际的到访,旨在结合双方技术优势,推动核聚变
关键材料的自主创新。
在当天的交流会上,天工国际首席科学家于洋博士受邀作题为《
粉末冶金高合金钢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公司在粉末冶金领域的技术突破及产业化成果。于洋博士指出,天工国际通过自主创新,已成功攻克高纯度、高均匀性、高韧性等核心指标难题,为核聚变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性能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深化合作,共谋未来发展
在技术研讨环节,双方专家就核聚变结构材料的研发瓶颈、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充分交流。经过深入讨论,天工国际与西物院一致认为,粉末冶金技术将成为解决核聚变材料"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路径,未来将加强联合攻关,加快推动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为深化合作,双方已计划于近期开展回访交流,进一步整合研发需求与产业资源,建立长效协同机制,共同助力我国核聚变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助力高端材料自主可控
作为全球领先的特钢及粉末冶金企业,天工国际将持续发挥自主创新优势,携手国家重点科研院所,聚焦核聚变、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推动关键材料从"跟跑"向"领跑"转变,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与能源发展贡献天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