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江苏沿海传来重大工程捷报——华电赣榆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迎来关键建设节点。在3座22万立方米巨型储罐的施工一线,
徐工集团3台HB62V大米数泵车组成"钢铁战队",以61.1米的惊人布料高度和±360度全向施工能力,成功攻克50米高空混凝土浇筑难题,标志着江苏首条海底能源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超高层施工挑战
这座相当于18层楼高的能源要塞,在沿海强风高湿环境下,对设备稳定性提出严苛考验。徐工第三代智能臂架技术展现卓越性能,将臂架摆动幅度控制在毫米级(水平<130mm/垂直<100mm),宛如"高空绣花"般精准完成C50高标号混凝土的输送作业。项目技术负责人表示:"每座储罐需连续浇筑72小时,设备稳定性直接关系工程质量。"
硬核性能突破
面对180立方米/小时的大流量输送需求,HB62V独创的"10L蓄能器+大力矩摆柄"动力系统展现强大实力。实测数据显示,其满管输送效率较行业标准提升15%,完美匹配特种混凝土的施工特性。"从基础浇筑到穹顶施工,徐工设备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输出表现。"施工方特别强调。
深度合作见证
"这是与徐工携手的第8个年头,他们的泵车就像老战友一样可靠。"项目车队张队长指着正在作业的设备介绍道。现场记录显示,单台设备月均浇筑量突破2万方,无故障运行时间创下新纪录。据悉,该机组还配备了远程智能运维系统,可实现故障预警和云端诊断。
战略意义深远
作为长三角能源安全体系的关键一环,赣榆LNG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区域供气的"战略储备库"。徐工成套化施工解决方案的成熟应用,不仅验证了中国装备的硬实力,更构建起重大能源基建的"智能建造范本"。行业专家评价:"从超级港机到千米级泵送,徐工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基建的装备标准。"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这场由大国重器助推的能源革命,正以一个个实夯的工程节点,筑牢现代化建设的能源基石。随着三台泵车臂架在朝阳中再度展开,新的施工纪录正在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