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搭载卧龙英耐德AEM电解槽的氢氧热电四联供系统已成功在那曲地区投运,克服了高海拔带来的严峻挑战。该系统针对低压缺氧环境专项优化,能够在-40℃至45℃的温度范围内保持高效稳定运行,为高原地区清洁能源利用树立了新标杆。
该氢氧热电四联供系统针对高海拔特性作出多项创新优化。全新智能保温算法可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为AEM核心部件提供全天候防护,保障系统在低气压环境下依然保持高效与稳定。它不仅耐低温、运行平稳,还可直接适配太阳能、风能等波动性新能源,实现低耗高效制氢,展现出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系统依托AEM电解槽技术,实现制氢、制氧、供电与供热一体化功能输出,切实回应那曲地区的民生与发展需求。通过将剩余风电、光伏电力转化为氢气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段再发电,有效缓解电网压力。同时,电解产生的高纯度氧气可直接供医院和社区使用,改善当地居民缺氧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这一系统还具有结构紧凑、适应性强、运维成本低的优势,特别适合在高海拔地区推广。它实现了对弃风弃光资源的就地消纳,构建出创新性的氢能平价利用“西藏模式”,不仅解决了能源供应难题,也为类似环境的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该系统的成功投运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高海拔能源供应模式的一次深刻革新。它展示了AEM电解槽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有效地推动了那曲从“能源孤岛”向“清洁能源高地”的转变,这显示了中国清洁能源技术挑战极端环境的实力和决心。
总结来说,在世界屋脊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的极端环境中,卧龙英耐德AEM电解槽氢氧热电四联供系统成功实现了高效稳定运行。该系统通过专项优化和智能保温算法,具备耐低温、适配新能源、抗缺氧等优势,一体化输出制氢、制氧、供电与供热功能,有效缓解电网压力、改善民生供氧,并形成可推广的“西藏模式”。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中国清洁能源应对高海拔挑战的重大实践,为全球类似地区能源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