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硅能赞比亚希富玛微电网近日投运,集成9 MW光伏、15 MWh储能及柴发备用,采用构网型EMS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年减碳约1.6万吨,并降低矿区度电成本30%。
希富玛矿区位于赞比亚
铜带省,此前每日需燃烧20吨柴油维持生产。项目以9 MWp双面光伏方阵为主电源,15 MWh
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为核心“蓄水池”,2 MW柴油机组仅作极端天气备用。EMS通过秒级功率预测与毫秒级调频,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柴油使用量骤降90%。
传统微电网依赖柴油机组建立电压与频率基准。三一硅能此次采用构网型PCS,储能系统可直接构建50 Hz电网,具备惯量支撑、一次调频、黑启动功能,光伏出力波动在1秒内被电池“抹平”,电压闪变率<1%,满足矿山大型球磨机启动冲击。
项目投运后,矿区综合电价由0.32美元/kWh降至0.23美元/kWh,年节省燃料费用约180万美元;减少柴油运输及尾气排放,对应年减排CO₂ 1.6万吨、氮氧化物45吨,噪音污染下降20分贝,矿区宿舍区首次实现24小时空调。
三一硅能已规划赞比亚二期、刚果(金)加丹加省项目,均沿用“光伏+构网储能”标准包,模块化预制舱可在90天内完成海外交付。赞比亚政府将其列为国家能源转型示范,计划2026年前在铜带省复制5个同等规模项目,总装机超100 MWp/200 MWh。
当15 MWh储能电池在非洲高原稳定跳动,柴油机的轰鸣成为历史背景音。希富玛项目证明:只要有高比例储能与智能EMS,偏远矿区也能率先拥抱零碳电力。三一硅能把这套“中国方案”写进赞比亚的夜空,也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路径。